臺北市
33°
( 35° / 31° )
氣象
2025-08-29 | 常春月刊

9月號搶先報:高齡化!面對失智挑戰


9月號搶先報:高齡化!面對失智挑戰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成為不可忽視的健康挑戰。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中,每13人就有1人可能罹病,且風險隨年齡增加。面對失智潮,不能再被動,需積極提升全民認知,及早發現與治療;政府應完善長照政策、打造失智友善環境,家庭也應成為第一道守護防線。

<導言>別怕!失智不是失能

許多人一聽到失智症,就聯想到完全喪失生活能力,其實不然。失智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早期症狀多為記憶力下降、語言表達變慢或情緒變化,只要及早發現、接受診斷與治療,病程是有機會延緩的。而且現在也有很好的檢測方式,以及藥物可以治療,正確認識失智症且治療,是面對它的第一步。

驗血揪出阿茲海默症

過去要確診阿茲海默症有種兩方式,一種是侵入性的抽取腦脊髓液來檢查,另一種則是費用昂貴的正子斷層掃描,因此不容易普及,也讓許多人喪失了治療的黃金期;但現在有一項全新技術,有機會讓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變得簡單、快速又準確——只要抽血就行了。

失智症新藥開打,治療現新曙光

失智症新藥帶來治療新希望,但僅適用於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須經影像或生物標記確診,並排除出血、心血管等風險。藥物可能引發副作用,如腦水腫、頭痛,需由醫師綜合評估使用與否。

中藥輔助,預防大腦退化

中藥在預防大腦退化方面逐漸受到重視,許多傳統草本如銀杏、丹參和黃耆,具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改善腦部血流及神經保護。適當使用中藥輔助,可以減緩認知功能下降,提升記憶力和注意力。

將動腦變成日常習慣

保持大腦活躍是預防認知退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將動腦習慣融入日常生活,如閱讀、解謎、學習新技能或語言,都能刺激腦神經連結,增強記憶力與思考能力。即使是簡單的數學運算或與人交流,也能活化大腦功能。每天花些時間動動腦,讓思考成為習慣,為健康老化打下基礎。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驗血就能早期揪出阿茲海默症?台韓研究準確率飆93%,診斷進入新時代!
.驚喜突破!阿茲海默症驗血可揪!台韓研究診斷準確率達93% ft. 傅中玲(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