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5 | 常春月刊
大雨後赤腳下水恐染類鼻疽!防護不馬虎保健康
大雨或颱風過後,許多人返家或清理環境時,常赤腳或穿拖鞋踏入積水、泥濘中,卻忽略一個潛在健康風險——類鼻疽感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任張雅媛提醒,類鼻疽是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引起的細菌感染,常存在土壤與淡水中,雨後環境翻動容易擴散細菌。
類鼻疽感染途徑主要有三種:皮膚接觸、吸入氣膠、經口攝入。輕者會出現紅腫熱痛、蜂窩性組織炎,重者可能演變成肺炎、菌血症,甚至敗血性休克,還可能傷及骨關節。潛伏期可從1天到數月不等,使診斷困難。糖尿病、慢性病患者及經常接觸土壤和積水的戶外工作者,是高風險族群。
類鼻疽對常用抗生素不敏感,需使用高階頭孢菌素或特定抗生素治療,療程長達數週。張雅媛提醒,若暴雨後出現發燒、傷口紅腫、呼吸不適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近期活動史。
預防勝於治療:清理環境時應穿防水長靴與手套、包紮傷口、戴口罩,使用消毒劑時注意安全。暴雨後防護做足,才能降低感染風險,平安度過災後黃金期。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這3種薏仁」其實無法消水腫!營養師1圖教辨別 這1款營養價值多一點
·不只感冒!醫示警:下雨易誘發「4大呼吸道疾病」 有效預防方式曝
最新健康新聞
-
為什麼換公司也沒用?專家:問題不在你而在制度
(3 小時前) -
用藥族群中秋要注意!營養師揭開柚子與藥物交互作用的影響和風險
(5 小時前) -
吃葡萄能補血?營養師揭真相:含鐵量不高
(6 小時前) -
老是腸胃不適、蕁麻疹?台灣人超容易中招「8大常見致敏食物」曝 麩質、蛋類上榜
(7 小時前) -
季節交替長痘怎麼辦?中醫:保養肌膚靠這三大關鍵步驟!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