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4° )
氣象
2024-09-08 | 早安健康

破傷風症狀傷口有什麼特徵?預防破傷風疫苗該去哪裡打?多久打一次?有副作用嗎?

破傷風主要是由傷口感染引起的疾病,像是被野生動物咬傷,以及遭生鏽的剪刀、釘子等物品刺傷的傷口,都有可能感染破傷風,許多人也會擔心感染破傷風而要求醫師打破傷風針來預防,到底破傷風傷口有哪些特徵?破傷風針多久打一次?打破傷風針腫起來可以冰敷嗎?

目錄

  • 破傷風傷口特徵

  • 破傷風疫苗哪裡打、多久打一次?

  • 破傷風疫苗副作用

  • 破傷風疫苗誰要打?



破傷風症狀前兆:破傷風傷口有什麼特徵?



破傷風(tetanus)是由破傷風桿菌所引起的疾病,通常經由土壤、塵土、人類糞便污染傷口而導致。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下傷口導致破傷風的風險較高,最好儘速前往醫院:



  • 包括燒燙傷、凍傷在內,需要接受外科處理,但已超過6小時沒有處理的傷口

  • 遭人或動物咬傷

  • 深而窄的穿刺傷

  • 開放性骨折 (骨頭碰觸到體外)

  • 外傷伴有血壓下降等敗血症表現

  • 含鐵鏽傷口

  • 至於破傷風的發病症狀有三階段,三軍總醫院衛教資訊指出,破傷風桿菌所產生的神經性毒素首先會引起傷口附近肌肉的痙攣及收縮,接著在咬肌及頸部肌肉造成僵直,最後才影響到軀幹的肌肉,導致牙關緊閉、角弓反張(頸背痙攣僵硬,腰背反折,身體後仰成弓狀)等症狀。

    感染破傷風的症狀可持續一週以上,且大部分的患者會持續惡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衛教資訊表示,嚴重可能引起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異常、呼吸衰竭,如果沒有緊急處理很容易導致死亡。

    破傷風疫苗哪裡打?多久打一次?



    1.破傷風疫苗沒受傷多久打一次?



    在還沒受傷時,預防破傷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疫苗接種,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建議每10年定期追加施打破傷風類毒素以防感染破傷風。

    2.破傷風疫苗受傷後多久打一次?




    • 針對小而乾淨之傷口:若最後一劑破傷風疫苗已超過10年,便需要追加注射

    • 針對所有其他傷口:若最後一劑破傷風疫苗已超過5年,也需要再追加注射

    • 傷口大、深、污染嚴重時:可以加強一針破傷風類毒素,可快速提高體內的抗體水平,很多人以為只有在24小時內注射破傷風才有效,但仁匯醫療中心在臉書撰文分析,根據發病機制,破傷風潛伏期通常為1-2週,傷後24小時之內甚至稍晚應用破傷風抗毒素都能起到預防作用。



    想要追加破傷風疫苗,只要到醫院掛外科、感染科、家醫科門診,經醫師評估後就能夠進行施打。

    破傷風疫苗副作用?打破傷風腫起來可以冰敷嗎?



    打完破傷風疫苗,會有哪些副作用呢?綜合台北榮總護理部衛教資訊、以及台中市大安區衛生所衛教資料,破傷風疫苗注射後2天內,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紅腫疼痛、發燒、疲倦、全身痠痛、噁心等症狀,但這些症狀通常都是短暫的,切記不要揉、抓注射破傷風疫苗的部位。不過,打破傷風疫苗的部位若出現紅腫,初期可以先局部冰敷,也可以先用消腫膏擦拭,過兩天再熱敷按摩。

    但要是注射破傷風疫苗後有全身性紅疹(全身發癢、發紅、紅疹斑塊)、呼吸困難、接種部位紅腫數天無法消退,甚至出現化膿或持續發燒,都必須儘速返診就醫。

    破傷風疫苗誰要打?



    破傷風疫苗是預防破傷風最有效的方法,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出,目前政府提供幼兒於2個月、4個月、6個月及18個月大時免費接種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滿五歲到入學前,可免費接種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對破傷風的免疫力可維持約5-10年。

    成人或是沒有規則接種疫苗的兒童,如果有以下情況會建議施打破傷風疫苗:



  • 傷口有土壤、塵土或受動物及人類糞便污染

  • 被生鏽器具、不乾淨的器械、器具等物品割到或刺到形成傷口,例如:鐵釘、鐵鋸、剪刀等。

  • 在工作上會接觸到土壤、污染物、動物,或是軍人、警察等,容易有外傷意外的高危險群,建議每10年定期追加施打破傷風類毒素以防感染破傷風。

  • 孕婦每次懷孕應接種1劑疫苗,可在任何孕程接種


  •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超實用!外科醫教你:最不容易留疤的傷口照顧法

    • 紗布黏傷口痛又好得慢!正確傷口包紮SOP,傷口敷料、不沾黏紗布怎麼挑?



    破傷風症狀前兆面面觀:破傷風疫苗哪裡打?多久打一次?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s://www.edh.tw/article/36535

    破傷風症狀傷口有什麼特徵?預防破傷風疫苗該去哪裡打?多久打一次?有副作用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