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2 | 早安健康

90歲李富城發燒「白血球飆2萬」急住院!尿道發炎5禍源防感染這樣做

90歲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日前因突發畏寒與高燒不退緊急就醫,經檢查發現白血球數值飆升到超過2萬,幸好終於找出病因,原來是「尿道發炎」惹禍,目前正接受治療。

李富城在社群平台貼出病床照與病況更新,不少讀者關心之餘還留言分享經驗談,提醒多喝水排尿以預防泌尿道感染,也引發大家對泌尿健康的討論和重視。

泌尿道感染佔老年感染疾病第二名!常見5大原因造成發炎



泌尿道感染是指細菌侵入尿道、膀胱甚至腎臟等部位引發的感染。事實上,泌尿道感染的發生佔老年感染疾病的第二位,隨年齡增長、發生率也漸增,據台北榮總資料顯示,65歲以上若有慢性病,免疫力較差,更容易罹患泌尿道感染。

以往觀念會認為女生因為尿道短、比男生更容易感染,但其實以下原因,都是造成中老年男性泌尿道感染的因素,包含免疫力、慢性病、攝護腺問題,需要先控制危險因子,再根據病況以抗生素持續治療。

1.年紀增長、慢性病、免疫力較弱



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系統的功能和反應能力會降低,再加上高齡族群容易有慢性病問題,例如糖尿病患者尿中的葡萄糖會提供細菌充足的營養,一旦發生感染就更危險,泌尿科醫師王炯珵就指出,糖尿病患者感染風險可能提升四倍之多;還有像是慢性腎臟病、高血壓等,因為腎血流量減少、腎臟損傷,也是泌尿道感染的危險因素。

2.攝護腺肥大



男性中年過後、年紀越大,越會出現攝護腺肥大的問題,排尿滴滴答答、尿不乾淨、膀胱功能變差,則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

3.結石或其他尿路阻塞問題



同樣道理,除了攝護腺肥大之外,像是泌尿系統有結石(腎結石或膀胱結石等)、腫瘤、尿道狹窄、輸尿管狹窄,這些因素使「尿路阻塞」而引起尿流不順暢、甚至是尿液逆流,一樣會造成細菌不容易從膀胱排出,進而提高感染機率。

4.神經性膀胱



器官老化、焦慮、排尿習慣不佳等因素,造成神經機能退化,進而影響膀胱功能,就會演變成所謂的神經性膀胱,症狀如下腹痛、頻尿漏尿、解尿不順,超音波下會看到膀胱殘尿多、膀胱壁增厚,因慢性尿滯留而造成泌尿道感染。

5.長期放置導尿管/長照臥床者



長期放置導尿管,是引發老年泌尿道感染最主要的原因。另外,長期臥床的高齡患者,行動不便、排尿不暢、或是因為照護清潔問題,也會使感染風險更高,這也是失能臥床的長照過程中很常見的問題。

尿道炎常見症狀包含頻尿、尿急、尿道分泌物、尿量減少、下腹不適、尿液變色、尿道口紅腫、排尿有灼熱感、膀胱或下背部疼痛等,若能及早察覺身體狀況,有利及早就醫診斷。

需要警覺的是,若出現發燒症狀,很可能代表感染擴散、惡化,像是尿道感染已經向上蔓延到膀胱或腎臟,若延誤治療,就怕最終導致敗血症等其他後果,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若家中有中老年男性懷疑泌尿道感染,可能會需要安排尿液檢查、細菌培養、攝護腺檢查、腎臟超音波等詳細檢查,務必盡快就醫。




擔心喝水容易頻尿、晚上跑廁所,該怎麼辦?



在日常保養方面,需注意多喝水、少憋尿,因為充分的喝水量可以促進排尿,像是在「清洗」尿道般防止細菌滋生,而每次排尿確保能淨空膀胱、尿乾淨,也能避免細菌快速滋生造成感染積灰。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肌肉和組織逐漸變弱,控制膀胱相關的肌肉也會,很多人受夜尿問題所苦,所以長輩有時會擔心頻尿、夜尿而不願多喝水!有些則是因行動不便而忽略飲水,不知不覺很容易增加尿道感染發炎的風險,夏天天氣熱,水分流失更多更快,還容易陷入脫水危險。

根據臺大醫院衛教資料,成人建議一天喝足「每公斤體重30毫升」的水分,比如60公斤的人一天可以喝1800毫升的水,如果氣溫較高或有運動流汗,則依需求增加飲水量。如果擔心晚上頻尿,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建議,可以在白天多喝水,到了晚上、尤其睡前一兩個小時,則盡量少喝水和飲料,以免尿意叫你起床。而日常凱格爾運動、也就是訓練骨盆肌,也對於改善夜間頻尿有幫助。

註:心臟衰竭、腎臟病、腹水等疾病,需要限制飲水的患者,不適用上述飲水量建議,請與主治醫師充分討論,了解適合自己的喝水方式。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泌尿道感染發燒會自己好嗎?原因、用藥、看診科別懶人包

  • 7種傷心飲料對心臟最有害!喝這瓶等於灌10匙糖血管先遭殃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s://www.edh.tw/article/37726

90歲李富城發燒「白血球飆2萬」急住院!尿道發炎5禍源防感染這樣做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