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28° )
氣象
2024-06-08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不想被疼痛綁架,就聽聽音樂療痛吧!

不想被疼痛綁架,就聽聽音樂療痛吧!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喜歡音樂嗎?音樂對許多人來說,是紓壓、幫助深度睡眠、改善情緒與焦慮?增進人際關係的利器,但你知道嗎?加拿大有一篇刊登在《疼痛研究前沿》的研究發現,聆聽喜歡的歌曲,能讓身體降低10%疼痛感。


疼痛是你我的普遍經驗


疼痛是每個人都有的普遍經驗,無論是創傷後的急性疼痛,或常常感受的到慢性痠痛、麻痛,都能讓你我飽受干擾,身體怎麼會這麼痛?從醫學角度,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心理活動,而且是相當主觀,當有疾病、創傷、外在傷害性的刺激時,有伴隨當下或潛在性的組織傷害時,包含知覺或情緒上產生的不愉快感受。每個人對於疼痛感受不同,有人不太會過度反應,但有些人卻是哇哇唉叫不停。


蘇珊對於這則報導深刻有感,「對我來說是有用,以前我覺得聽音樂會療傷,現在發現還能療痛。」她是一個很能忍痛的人,身體時有這痠那痛情況,但不會輕易喊疼,就算做深度按摩,也只是唉兩下而已!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有些痛是不能忍的,神經夾擊痛就是


不過這次不同,整個後背部在一天之內先後登了兩座淺山後,出現嚴重疼痛,連睡眠都不得安寧,很難入眠,她跟朋友說,這種痛感從來沒有感受過,而且是每分每秒從來沒有停過,疼痛是一種深到骨子裡,感覺還會跑來跑去,今天左邊肩膀疼痛,後天又會跑到右邊肩膀,雖然她有看復健科、神經內科,由於這種疼痛感是第一次發生,疼痛位置又不明確,始終查不出所以然來。


復健是做了,身體的好轉卻很慢,蘇珊很煩惱,為了解痛,她頻繁上網查詢、到圖書館翻書,慢慢理解是受到神經纏繞(神經夾擊)引起,並非常見的疼痛,而是當肌腱、筋膜、血管出現緊繃、僵硬、沾黏情形,可能會壓迫或緊縮到身體某一些神經部位,看了這些文字的敘述後,蘇珊終於理解這種痛感不單純,反覆思索身體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疼痛有表層、深層、裡層三種層次,自己的疼痛絕對不是表層疼痛,應是深層或裡層。表層疼痛位置,以皮膚或身體表面組織受損所引起,通常以局部為主,因為皮膚痛覺感受器密佈,痛感明顯、明確及短暫;深層疼痛位置,來源出自於軀體內的肌肉、韌帶、肌腱、骨骼、血管,痛覺感受器分布較疏稀,痛感常是隱隱作痛,位置不太明顯;裡層疼痛位置,是來自身體器官,包含心、肝、脾、胃、腎等,痛覺感受器分布更為稀少,常是一種腔壁痛感。


蘇珊整個背部疼痛的根本原因來自於一天登了兩座山,背部肌肉群使用過當,呈現疲憊不堪狀態的緊繃、沾黏,肌肉失去原有的彈性,整個背部呈現盔甲狀「頂叩叩」,一大片緊繃的肌肉,又壓迫到某一個神經部位,於是出現了神經纏繞的痛感,肌肉緊繃已相當難受,又帶有抽痛、痠麻感,難怪異常的不舒服。


聽聽冥想音樂你會舒服些


這種異常疼痛該怎麼解?蘇珊左思右想,突然想到脈輪音樂有淨化心靈作用,也能助眠,於是開始聆聽,最常聽的是432赫茲的冥想音樂,很柔和又舒服,身體感到放鬆,後來又聽了頌缽聲、白噪音,每晚聆聽一小時許。


蘇珊心裡清楚,聽音樂有紓緩效果,可以讓痛覺降低,但並沒有絕對止痛的作用,還是得找出疼痛來源,才能改善疼痛,不過有舒緩總是好,至少不會被疼痛綁架到心煩意亂。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