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5° )
氣象
2024-12-18 | NOW健康

腦震盪不能只靠休息! 新式復健助運動員快速回歸賽場

腦震盪不能只靠休息! 新式復健助運動員快速回歸賽場

【NOW健康 翁靖祐/台北報導】25歲職籃選手日前在練習時,被隊友肘擊下巴,頓時頭痛、頭暈,視線模糊,無法對焦,緊急就醫,確診為腦震盪,但症狀持續一個月,轉至台北榮總就醫。經過完整腦震盪症狀評估、心肺測試與前庭平衡功能測試後,接受整合性復健,逐漸改善不適,重回球場。


一生有25%機率腦震盪 新治療建議積極復健


研究顯示,腦震盪年發生率高達1.8%,每人一生中約有25%機率發生至少一次腦震盪。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威廷表示,腦震盪典型症狀為頭痛、頭暈、噁心、視力模糊、對光或噪音敏感、注意力集中困難等,隨著身體活動強度或腦部使用程度提高而加重,症狀可能持續數天至數週。


至於腦震盪原因, 林威廷指出,一般族群以車禍或跌倒為主,軍人則是爆炸衝擊波所致。在運動領域上,尤其是足球、橄欖球、籃球與拳擊等強烈碰撞性運動,腦震盪為常見的運動傷害。


大多數腦震盪患者在7至10天內自行恢復,部分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在治療上,大多建議休息,並給予症狀治療。最近幾年,新的治療方法、回場策略逐步被納入國際腦震盪治療指引,對於運動員或患者來說,除了休息,積極的復健與漸進式回場訓練也成為重要的治療方向。


運動員腦震盪採用新治療 更快回歸球場參賽


林威廷以該名籃球選手為例,接受7次最新引進的「BERTEC沈浸式平衡訓練」與心肺功能訓練,症狀獲得大幅改善,已重返球場。


另收治1名24歲足球選手,在球場上頭部遭受撞擊,確診腦震盪,完全停止練球與訓練1週,但仍有頭痛以及無法注視快速移動物體等症狀,且症狀隨著運動強度提高而加劇。由於個案希望參加5天後舉辦的國際友誼賽,北榮復健團隊輔以「水牛城腦震盪測試」(Buffalo Concussion Test)取得目標心率,並以此為訓練標的,經漸進式回場訓練,成功於5天後參賽。


林威廷表示,超過6成腦震盪患者於撞擊後2週內症狀自行緩解,但仍有患者症狀超過4週,臨床證實,只要透過綜合性的治療與復健訓練,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復,回到工作或運動賽場。


# 首圖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男子主動脈擴大逾5公分 採1療法防主動脈剝離解決隱憂
▸眩暈不是老人病!溫差大眩暈找上門 常伴隨耳鳴、重聽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