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揭「植入式隱形眼鏡」技術 角膜過薄者也能擺脫眼鏡

【NOW健康 辰蘊如/台中報導】隨著現代生活型態改變,近視人口持續攀升,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到2050年全球將有近半數人口患有近視,台灣的近視盛行率也是居高不下,特別是中高度近視患者面臨的矯正選擇相對有限。繼眼鏡、隱形眼鏡、近視雷射手術後,眼科醫學迎來「植入式隱形眼鏡」技術為原本因角膜厚度不足、弧度異常或度數過高而無法接受雷射手術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眼內晶體植入術 與傳統雷射手術的關鍵差異
根據美國臨床研究數據顯示,約有20%的近視患者因各種眼部條件限制,無法接受傳統近視雷射矯正手術。眼內晶體植入術採用高生物相容性的膠原蛋白聚合物材質,發展至今已超過30年,全球累積植入案例突破300萬片,安全性與有效性均獲得國際認可。這項手術技術已獲得美國FDA認證,並在台灣取得衛福部許可。
台中童綜合醫院視網膜科主治醫師楊啟蘭表示,眼內晶體植入術與傳統雷射近視手術在原理上有著根本性的不同。傳統雷射手術是透過雷射光束切削角膜組織來改變角膜弧度,這是一種「減法」手術,一旦角膜組織被切削就無法復原;相對地,眼內晶體植入術是在眼內放置一片極薄的人工晶體,屬「加法」手術且具可逆性特點,日後若有需要可以由專業醫師評估後安全取出。
楊啟蘭醫師補充說明,雷射手術受限於角膜厚度,通常只適用於中低度近視(約800度以下)且角膜厚度足夠的患者。眼內晶體植入術的適用範圍則大幅擴展,可矯正300至2000度的近視,並能同時處理100至400度的散光,特別適合高度近視、角膜過薄或角膜形狀不規則的患者。這項技術讓原本因生理條件限制而無法接受雷射手術的患者,有了全新的矯正選擇。
專業評估與風險考量 確保治療安全性
雖然眼內晶體植入術為中高度近視患者帶來新希望,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接受此項手術。楊啟蘭醫師指出,術前需要進行完整的眼部檢查,包括角膜內皮細胞計數、前房深度測量、眼壓檢測、散瞳眼底檢查等多項指標評估,患有青光眼、虹膜炎、白內障或視網膜疾病的患者通常不適合接受植入手術,懷孕或哺乳期婦女也需要延後手術時機。雖然術後免除傳統隱形眼鏡的清洗保養困擾,但仍需定期回診追蹤,持續監測眼壓變化和晶體位置,確保眼部健康狀況良好。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植入晶體的生物相容性材質能與人體組織達到良好的共存狀態,降低發炎反應和異物排斥的風險。楊啟蘭醫師特別提醒,任何眼內手術都存在感染、眼壓升高等風險,患者應充分了解手術的優缺點後再做決定;透過個人化的術前檢查和專業諮詢,才能確保手術適應性並獲得最佳的視力矯正效果,讓生活品質得到實質改善,開啟重獲清晰視力的新契機。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膽固醇要達標 中風、心梗不再來
▸眼睛乾澀、疲勞別亂點眼藥水! 選購眼藥水5要點1次看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最新健康新聞
-
孩子開口晚不是等就好!醫曝「發展遲緩檢測法」 免費資源一次看
(6 小時前) -
蔡依林自曝:每天PM 9:30入睡,美出新高度!高敏敏營養師,補充4大類食物,幫助睡眠
(8 小時前) -
不是脾氣壞 而是荷爾蒙變化!營養師:男性「這些症狀」不可忽視
(8 小時前) -
寵物健康守護聯盟結合近20個專業單位 守護毛小孩健康
(9 小時前) -
又軟又臭的白色渣渣卻叫扁桃腺「結石」?醫師來解密!4點徵兆自我判斷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