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症狀也藏危機!醫示警「消化道癌6徵兆」別忽視 這些人該定期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別再以為「沒症狀就沒事」!許多消化道癌症,尤其是早期大腸癌、胃癌與食道癌,在初期幾乎沒有明顯徵兆。一旦等到出血、體重驟減等症狀出現,往往已錯過黃金治療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張瑄元表示,除了大腸癌,早期胃癌、食道癌等也能透過內視鏡篩檢發現,特別是有胃食道逆流、幽門桿菌感染病史、或曾患消化道潰瘍者,都是高危族群,應定期接受檢查。
別忽視消化道微小警訊 這些症狀可能是早期癌的警報
張瑄元醫師指出,若能掌握這些「微小但不尋常」的變化,並及早就醫檢查,就可能抓住治療的黃金期,免於罹患晚期癌症的風險。以下是常見消化道早期癌症可能出現的症狀與警訊:
張瑄元醫師強調,以上症狀雖不一定代表癌症,但若持續出現、或合併高危險族群(如:年齡50歲以上、家族史、抽菸、飲酒等),更應儘早安排檢查,別讓癌症有機可乘。
微創內視鏡 vs 傳統手術 ESD技術帶來癌症治療新革命
在過去,診斷出早期消化道癌症後,病人往往需接受腹部開刀、胃或腸部分切除等手術,不僅恢復期長、風險高,還可能影響日後的生活品質。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已被國際胃腸癌症治療指南列為早期癌的第一線治療選擇之一,尤其對於希望保留器官完整性、提升術後生活品質的病人來說,可大幅降低手術傷害與併發症風險。
張瑄元醫師說明,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是一種利用高階內視鏡技術,在不需開腹的情況下,從腸胃道內部完整切除病灶的微創手術。適用於早期胃癌、大腸癌、食道癌及癌前病變(如大型腺瘤性息肉),特別是局部侷限於黏膜層者。
早期發現、精準切除 這些族群一定要及早做檢查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112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統計結果,大腸癌幾乎年年高居第3名,但若能早期發現並接受適當治療,其五年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張瑄元醫師強調,消化道癌症是「可防可治」的癌症,尤其消化道早期癌與腺瘤性息肉,在發現與處理上有極高的成功率。呼籲40歲以上民眾、或具有危險因子的年輕族群,應定期接受胃鏡與大腸鏡檢查。透過早期診斷與精準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便可大幅降低癌症風險!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5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中彰榮家辦理「肌少症及輔具使用」防跌有訣竅
(1 小時前) -
你想怎麼走完最後一程?居家安寧:深刻思考「放下」與「陪伴」人生課題
(2 小時前) -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邀請萬芳醫院響應「蔬果佔一半」 偕統一超商免費提供1600份沙拉為員工加菜
(3 小時前) -
65歲男子不菸、保持運動也罹患晚期肺腺癌,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病情穩定控制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