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上班族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 「1治療」助恢復視力回歸職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四十歲的上班族徐小姐,在一次意外中眼部遭受撞擊,但當時沒有出現眼睛不適症狀便沒有就醫,事後三個月內視力急速惡化,某天工作時右眼突然看不見前方景物,處理文書作業非常吃力,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眼科何明芝醫師門診求治。經眼科團隊檢查發現,徐小姐右眼視力不到0.1,甚至看不見在其眼前揮動的手指,診斷是外傷性白內障。
老化不是發生白內障的唯一因素 紫外線、撞擊皆危險因子
何明芝醫師表示,白內障即是眼睛水晶體變混濁,初期症狀可能出現視力模糊、光源發生光暈或畏光。最常見原因是自然老化,在四、五十歲後水晶體會逐漸硬化混濁而影響視力;此外,紫外線曝曬過度、重力撞擊、高度近視、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或特定藥物等都可能影響白內障生成。
飛秒雷射精準、恢復期短、風險低 但仍要加強預防白內障
何明芝醫師進一步說明,傳統的白內障手術是超音波乳化手術,從眼睛水晶體囊袋中移除混濁的水晶體,再植入人工水晶體。而目前新型飛秒雷射輔助手術,可以精準切割角膜和晶體,讓術後傷口密合度更高、恢復期更短。因為雷射可以準確掃描晶體位置,提供更穩定、精準的處理,大幅提高手術安全性與術後視力預後。
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眼科孫啟欽教授表示,以飛秒雷射方式處理白內障的傷口較為平整細緻,可以避免術後人工水晶體可能產生傾斜或者是偏移的情形。由於傳統手術中超音波能量可能損傷眼睛內皮細胞,增加術後角膜水腫的風險,飛秒雷射則能減少超音波能量輸出,有效降低超音波對角膜內皮的傷害。此外,以精準雷射能量取代傳統的人工撕囊,也可以提高人工水晶體的置中性,達到預期視力改善的效果。
預防白內障 良好生活習慣與檢查缺一不可
孫啟欽教授與何明芝醫師呼籲,民眾要預防白內障的發生,應該盡量減少紫外線暴露,若遇到陽光強烈時可佩戴太陽眼鏡和帽子;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食物,例如水果、蔬菜與堅果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用眼過度。特別是年紀超過五十歲後要定期接受眼科檢查,一旦發現異狀應尋求眼科醫師意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享受光明健康的生活。
【延伸閱讀】
白內障治療微創高安全! 「微創手術+個人化人工水晶體」視覺品質更升級
白內障不必等「成熟」!醫:微創手術搭配德國高階科技 安全性更升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9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亞東醫院攜手臺灣AZ簽署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 以病人為中心創造治療新曙光
(42 分鐘前) -
振興醫院成立「創新醫療中心」 引領精準與微創醫療新時代
(47 分鐘前) -
生技產業強強聯手出擊 星寶×致瑩結盟引領健康新趨勢
(1 小時前) -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2024年度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1 小時前) -
大健康潮時代來臨,如何自我保護?生技產業強強聯手,預防先行引領新趨勢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