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5-28 | 每日健康

媽媽手不是新手媽媽的專利!醫師授「預防的四大措施」 共同分擔家務是關鍵

成為「媽媽」這個角色,需要經歷各種轉變,從懷孕時的害喜不適、外在的壓力,甚至賀爾蒙改變等不適,都是相當辛苦的過程。而孩子出生後,在抱寶寶、擰毛巾以及做家務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手腕隱隱作痛的情況,經過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媽媽手所引起的!



媽媽手不是新手媽媽的專利!醫師授「預防的四大措施」 共同分擔家務是關鍵


媽媽手會導致手腕隱隱作痛。(示意圖 / 每日健康)


對於急性發作期的媽媽手,劇烈的疼痛是相當難以忍受的。對此,嚴可倫醫師在其臉書專頁《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分享了四個預防媽媽手的方法:



1. 適度休息


聽起來像廢話對不對?但要避免媽媽手,最重要的確實是適度休息。盡量避免過度使用手腕手指,減少肌腱摩擦擠壓的機會。其他家庭成員也要協助分擔家務,才能讓手腕手指有更充分的休息。



2. 正確姿勢


抱小孩時,許多媽媽很容易把重心放在手腕和虎口上,造成手腕肌肉和韌帶的過度使用,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媽媽手。建議盡量手腕自然放鬆、五指張開,並用手臂平均支撐力量,就能避免重量過於集中。



3. 使用護具


透過配戴護具可以在活動的過程中,有效保護拇指,避免肌肉過度伸張。此外,也可以使用嬰兒背帶、枕頭支撐或交替抱法等方式,來保護手腕及手指的軟組織。



4. 伸展運動


平常可以透過伸展運動來強化手部肌力,同時也能放鬆緊繃的肌肉,避免疼痛的發生。例如用橡皮筋套住五指,慢慢把虎口張大,也可以進行痛點按摩,用另一隻手協助,達到伸展放鬆,以及改善疼痛的效果。



媽媽手不是新手媽媽的專利!醫師授「預防的四大措施」 共同分擔家務是關鍵

最後,嚴醫師還是要提醒大家,媽媽手絕不是新手媽媽的專利,經常做家務的媽媽也可能出現此問題,因此別忘了一起分擔家務,全家一起動起來喔!


延伸閱讀
再做這些事恐讓器官罷工! 營養師示警:身體保養最忌「8種惡習」
藝人「山豬」罹肺炎引發敗血症離逝世! 醫提醒8族群:小感冒也可能奪命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