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隱藏版」殺手!慢性患者小心:這個壞朋友悄悄來找你
B型肝炎病毒(HBV)被喻為「不請自來的訪客」,透過血液、性接觸及母嬰傳播進入人體,成為台灣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由於早期感染多無明顯症狀,患者常在無聲無息中遭受肝臟損害。專家指出,慢性B型肝炎患者若未積極管理,未來罹患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顯著提高。因此,對於這位「潛伏的訪客」,唯有提高警覺、定期檢查,才能有效降低健康威脅。

B型肝炎「隱藏版」殺手!
長期未控制的B型肝炎,可能導致肝細胞持續發炎及纖維化,最終演變為肝硬化。肝硬化的過程就像肝臟逐漸變成「僵硬的橡木桌」,導致功能退化,出現疲勞、乏力與肝功能異常等症狀。而肝癌則是B型肝炎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且早期肝癌多半無症狀,極易被忽略。專家呼籲,慢性B型肝炎患者應視自身病情,定期進行腹部超音波與血液指標(如AFP)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現行治療上,新一代抗病毒藥物能有效抑制病毒複製,降低肝硬化與肝癌風險。衛福部健保署近年擴大藥物給付範圍,使更多患者受益。針對不活動性B型肝炎患者,建議每半年追蹤一次;若為活動性患者,則建議每三個月檢測肝功能與病毒量。就如同愛車需定期保養,肝臟健康同樣需要細心追蹤與維護。
除了藥物與追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守護肝臟的重要一環。醫師建議,B型肝炎患者應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飲酒與抽菸,並定期接受專業醫療評估。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糖尿病患者,更應提高警覺。透過積極追蹤與適時治療,每一位B型肝炎患者都能成為自己健康的超級英雄,擁有更精彩、更長壽的人生。
延伸閱讀
上班族必看!4個「常見姿勢」傷腰椎更嚴重 醫揭不良習慣後果:骨盆歪斜
喝酒會「蛀掉」骨頭!醫揭股骨頭壞死成因 早期症狀1個動作就知道
最新健康新聞
-
辛苦了!電力英雄不孤單 彰基來守護你的健康
(4 小時前) -
1歲嫩娃突確診敗血症 只因家長餵食「未煮熟蒸蛋」
(4 小時前) -
鹿茸怎麼吃才對?中醫師李湘萍破解迷思、教你辨體質吃得巧
(4 小時前) -
跨越8,000公里醫療外交!高醫走入非洲助索馬利蘭資訊升級翻轉醫療現場
(5 小時前) -
65歲以上每7人就1人骨鬆 AI輔助診斷+跨科照護遠離骨折危機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