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4 | Heho健康

多年來,大腸癌發生率一直位居台灣十大癌症之首,且根據國健署發布之癌症登記年報可以發現,大腸直腸癌每年新確診數,從民國 89 年的 7213人 到 109 年的 16829 人,足足成長兩倍以上。
大腸直腸外科權威梁金銅醫師表示,此跟三大原因有關:
(一)人口結構老化
(二)飲食習慣改變
(三)篩檢率的提升
而腸道健康與飲食息息相關,減少攝取可能對腸道造成刺激的食物,如高脂肪含量的肉類、油炸物等,更可以協助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但其實有一些病友也覺得困惑,為什麼自己飲食一向清淡健康、癌症還是找上門?梁金銅醫師表示,飲食不當確實是大腸癌的風險因子,然而,致癌原因並非只有飲食,如果真的不幸確診大腸癌,及早發現並獲得確切醫療介入,更是維持生活品質的關鍵。
很多人會在出現血便這類比較明顯的徵兆時才提高警覺,事實上,腫瘤位置長在腸道的左側或右側,也會影響症狀表現,梁金銅醫師提到,腫瘤長在右側症狀相對不明顯,如果出現不明慢性貧血現象,仍需提早就醫或是定期安排糞便潛血及大腸鏡等檢查!究竟哪些大腸癌高風險族群要注意?幾歲要開始做大腸鏡檢查?又該怎麼分辨痔瘡出血和血便?
更多精彩內容都在 10/3 晚間8點 Heho YT 《Heho Topics》。
延伸閱讀:
糞便沉到底恐是「肉類」吃太多!大腸癌名醫教看健康的排便
失智症照護首重團隊分工!了解失智者需要的是「支持」而非限制|Heho Topics
防止「輕度認知障礙」演變成失智症!新藥發展、台灣可用時機一次看|Heho Topics
糞便帶血不一定是痔瘡!臺大名醫梁金銅解析腸癌風險因子|Heho Topics

多年來,大腸癌發生率一直位居台灣十大癌症之首,且根據國健署發布之癌症登記年報可以發現,大腸直腸癌每年新確診數,從民國 89 年的 7213人 到 109 年的 16829 人,足足成長兩倍以上。
大腸直腸外科權威梁金銅醫師表示,此跟三大原因有關:
(一)人口結構老化
(二)飲食習慣改變
(三)篩檢率的提升
而腸道健康與飲食息息相關,減少攝取可能對腸道造成刺激的食物,如高脂肪含量的肉類、油炸物等,更可以協助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但其實有一些病友也覺得困惑,為什麼自己飲食一向清淡健康、癌症還是找上門?梁金銅醫師表示,飲食不當確實是大腸癌的風險因子,然而,致癌原因並非只有飲食,如果真的不幸確診大腸癌,及早發現並獲得確切醫療介入,更是維持生活品質的關鍵。
很多人會在出現血便這類比較明顯的徵兆時才提高警覺,事實上,腫瘤位置長在腸道的左側或右側,也會影響症狀表現,梁金銅醫師提到,腫瘤長在右側症狀相對不明顯,如果出現不明慢性貧血現象,仍需提早就醫或是定期安排糞便潛血及大腸鏡等檢查!究竟哪些大腸癌高風險族群要注意?幾歲要開始做大腸鏡檢查?又該怎麼分辨痔瘡出血和血便?
更多精彩內容都在 10/3 晚間8點 Heho YT 《Heho Topics》。
延伸閱讀:
糞便沉到底恐是「肉類」吃太多!大腸癌名醫教看健康的排便
失智症照護首重團隊分工!了解失智者需要的是「支持」而非限制|Heho Topics
防止「輕度認知障礙」演變成失智症!新藥發展、台灣可用時機一次看|Heho Topics
最新健康新聞
-
-
無菸醫療獲國際金獎 部桃打造健康典範
(6 小時前) -
哺乳媽媽必備!哺乳不用再躲角落 一指查詢最靠近的哺乳空間
(6 小時前) -
張麗善參訪在宅醫療典範Kagayaki 擴展醫療與長照新視野
(7 小時前) -
心碎症候群年輕化!19歲男車禍後「心臟變章魚壺」 醫揭1因素恐致死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