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2° / 20° )
氣象
2023-10-23 | Heho健康

青春期變超叛逆?劍橋研究:閱讀促進兒少心智發展、減少問題行為

青春期變超叛逆?劍橋研究:閱讀促進兒少心智發展、減少問題行為

青春期變超叛逆?劍橋研究:閱讀促進兒少心智發展、減少問題行為

孩子的教育總是難題,父母總希望子女可隨著年紀成長,但如果少了家長的引導與正確的教育,只是一昧地溺愛,孩子仍難以成熟,反而會越來越幼稚。不過最近一項國際研究發現,及早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可以改變他們的大腦結構,讓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更健康。

兒童發展的過程中,聽力、口語表達等能力可以自然發展,但閱讀則需要刻意培養,才能成為孩子的習慣,甚至是興趣。長期閱讀自然能促進孩子的學習力、理解力,甚至未來學業表現也比較好,但近期刊登在《心理醫學》(Psychological Medicine)期刊上的研究發現,「閱讀習慣還對心理健康有正面影響。」

從小閱讀不只成績更好,孩子心理也更健康


兒童與青少年時期大腦會快速的發展,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表明,飲食、睡眠、運動等好習慣可以促進腦部發育,閱讀當然也是其中一種有益的行動。但從幼兒時期開始閱讀,究竟如何影響大腦、認知和心理健康,學界至今尚未有定論。為了釐清這件事,英國劍橋大學、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及中國復旦大學研共同針對美國萬名以上的青少年,分析其大腦和認知發展。

研究共有 10,243 名受試者,超過一半(52%)有閱讀經驗,而且是在童年,約 2 至 9 歲的階段就開始有閱讀的習慣,在長大的過程中也花費許多時間在讀書,並將其當作自己娛樂的方式。研究團隊透過訪談、智力測驗成績、心理和行為評估及腦部掃描影像等資料,並比較這群孩子與其他受試者,發現閱讀帶來了其他好處。

閱讀習慣能影響孩子未來的記憶力、理解能力和學業表現,幾乎已經是共識。但研究團隊發現閱讀也會減少兒少憂鬱及焦慮症狀,對心理健康帶來正面的幫助,顯示出較少的壓力和憂鬱跡象,且注意力也得到改善,攻擊性和違反規則等問題行為也更少。最重要的是,較早開始閱讀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看電視或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時間相對較少,而睡眠時間更長。

每分每秒都得唸書?一周超過 12 小時只有反效果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亦從腦部電腦斷層掃描中觀察到,從小就喜歡閱讀的受試者們的大腦區域與他人明顯不同,關鍵在先前被證明與改善心理健康、行為和注意力有關的區域,佔總大腦中較大的區域和體積,因此才能在認知功能中發揮如此大的作用。

不過仍要注意,閱讀不是越久越好,因此家長也不需強迫孩子坐在書桌前或時時刻刻捧著書念。因為幼兒時期最適合的閱讀時間是每週 12 小時左右,時間再往上增加,恐怕會使認知能力逐漸下降,研究人員表示,可能是因為他們久坐的時間變多,從事其他可能豐富認知的活動(包括體育和社交活動)的時間減少。

總結來說,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只能幫助他們享受唸書的樂趣,也能讓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更成熟、更健康。作為參與研究的一員,復旦大學教授馮劍峰表示,「鼓勵家長喚醒孩子從小就閱讀的興趣。不僅會為他們帶來快樂和享受,也會有助於他們的發展並,甚至對成年生活有益。」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參考文獻:Psychological Medicine(2023)-《Reading for pleasure early in childhood linked to better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ment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延伸閱讀:

美兒童玩氣球釀死亡!兒科醫師提醒 3 種玩具恐造成窒息,絨毛娃娃也入列

不想在家自己煮!台北 5 間親子餐廳,讓孩子兼顧吃飯和娛樂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