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0° / 18° )
氣象
2025-04-02 | Heho健康

咳不停!國內百日咳疫情創 6 年新高 「症狀常被忽略」一文看懂怎麼預防

疾管署公布一起百日咳家庭群聚個案,但症狀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個案經過多次就醫才確診為百日咳。而近期國內外的疫情皆有上升趨勢,疾管署提醒,高危險群為 6 個月以下嬰兒,其他年齡層則常因症狀不明顯或較輕微,忽略而未就醫。對於百日咳的症狀及相關資訊,《Heho 健康》整理 QA 提供民眾參考。

Q:百日咳是什麼?

A:疾管署說明,百日咳為一種侵犯呼吸道、具高度傳染性的急性細菌性疾病,致病原是「百日咳桿菌 (Bordetella pertussis bacterium)」。

Q:怎麼傳染的?

A:主要為飛沫傳染,若普遍有施打疫苗,病菌經常會由家人傳染給年齡較小的小孩。

Q:百日咳症狀有哪些?

A: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僅輕微咳嗽等類似感冒症狀,持續 1 至 2 週後,症狀演變為陣發性咳嗽,另有哮喘及鼻炎,且狀況可能維持數週。其中,典型症狀為持續性陣咳。

另外,主要併發症為肺炎為主要,嚴重者可能會導致死亡,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若 6 個月以下嬰兒受到感染,未及時治療,且未施打疫苗,致死率約 1% 至 3%。



百日咳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最有效預防方式為接種疫苗。圖片來源:疾管署提供

Q:怎麼預防?

A:羅一鈞指出,疫苗接種就可有效預防,包括出生滿2、4、6、18個月的嬰兒及滿 5 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另外,疾管署官網衛教提醒,施打百日咳疫苗或感染百日咳所產生的免疫力並非終身存在;疫苗保護期限約 6 至 10 年,且避免帶未滿 1 歲或未接種疫苗的嬰幼兒至流行地區。

Q:百日咳台灣、各國疫情如何?

A:疾管署說明,鄰近國家自去年起百日咳疫情上升且嚴峻,其中,日本今年以來病例數快速上升,累計報告超過 3500 例,為 2018 年以來最高;中國今年 1 至 2 月累計 9900 餘例,較去年 1 至 2 月同期為低,去年報告達 49 萬餘例,為 2023 年 14 倍,並於 5 月達疫情高峰。

越南近期於東南部多地區持續報告病例並發生死亡案例,該國去年報告 1000 餘例,較 2023 年增加 21 倍以上;韓國今年報告已逾 3500 例,為去年冬季疫情延續迄今,近期已趨緩,單週不超過 100 例,去年累計逾 4 萬 7000 例,於 7 月達高峰單月報告逾 1 萬例病例。

國內今年累計 11 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 4 起家庭群聚,均為本土病例,病例數為 2020 年以來同期最高,2020 年至 2024 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 4、0、0、0、2 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 0 至 34 例,以 3 個月以下嬰兒為多,其次為 13 至 19 歲。

Q:國際疫情上升原因?

A:羅一鈞分析,與疫後旅遊潮、報復性旅遊,及國內外觀光恢復,導致人流相關。他提到,新冠疫情期間,有許多國家疫苗接種計畫是停擺,或是受到嚴重影響,許多小朋友的疫苗進度沒跟上,也容易流行百日咳。

羅一鈞說,台灣有許多民眾會出國,同時也有不少觀光客來台,「沒辦法在這波疫情完全置身事外」而鄰近國家動輒幾千、幾萬例,不過,國內疫情仍是兩位數,也代表群體百日咳免疫仍不錯。

文/張乃文、圖/康珈毓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延伸閱讀:

百日咳超強傳染力 1 傳 17,疫情創 5 年新高!出現 4 症狀快就醫

百日咳疫情創 5 年同期新高!疾管署提醒:出現感冒 4 症狀莫輕忽快就醫

2 月嬰確診百日咳!匡列接觸者 99 人 國際疫情增留意鄰近「4 國家」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