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8-18 | Heho健康

找不到感染病因?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輔助醫師精準用藥,助患者脫離險境

找不到感染病因?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輔助醫師精準用藥,助患者脫離險境

過往,當病人因感染住院時,醫師往往只能依經驗使用抗生素,試圖在時間與病情的賽跑中搶救生命。然而,若無法即時找出致病原,病人容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如今,透過總體基因體次世代定序(mNGS)的技術,能夠輔助醫師迅速鎖定病因,讓臨床醫師在關鍵時刻使用正確藥物,提升治療成功率。

在台灣,每 10 萬人中有 287 人因感染死亡,每年更有逾 16,000 名病患進入加護病房。三軍總醫院感染科王永志醫師表示,過去因無法確定感染病原,醫師只能依經驗用藥,mNGS 技術的出現則改變了這一困境,使診斷更加精準,提升患者的存活率。這不僅是醫療科技的進步,也是臨床診斷工具的優化,更是對生命的守護。

用 mNGS 找到致病原,助患者恢復健康

研究顯示,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技術可以快速精準找到關鍵致病原,根據本土研究顯示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相較於傳統檢測,可提高 62% 的檢出率。王永志醫師分享臨床案例,一位 Uber 司機,因不明原因發燒、頭痛並伴隨意識昏迷住院,影像學確有指出感染跡象,但透過傳統檢查皆無法找出確切致病原,後經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發現鏈球菌,經治療後順利康復出院。另一名患者則是骨頭受傷伴隨感染,半年內頻繁進出醫院卻找不出病因,也無法好好工作。在醫師建議下,使用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檢出金黃葡萄球菌,投予正確藥物治療,身體康復後重返職場工作。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為臨床診斷帶來突破,也為病人重拾健康與希望。


找不到感染病因?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輔助醫師精準用藥,助患者脫離險境

為何傳統檢測找不到感染致病原?

事實上,臨床上類似的案例非常常見,當臨床醫師找不到感染致病原時,只能靠臨床經驗,並依據患者的臨床症狀,如:發燒、呼吸困難、疼痛……等症狀,針對可能的致病原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來控制病情。然而,若在治療過程中病情持續惡化,患者最終仍可能因感染而不幸身亡。

為何找不到感染致病原?王永志醫師解釋,許多感染由各類微生物引起,包括:細菌、病毒、黴菌與寄生蟲。傳統檢測方法如血液培養、血清學或 PCR……等技術,需事先推測可疑的病原,再進行檢測。若初步判斷錯誤,就可能無法偵測到真正的病原,導致漏檢。這樣的困境在急重症患者中尤其常見,肺炎有 62% 無法找到明確病原,而腦膜炎的病原不明率甚至高達 40%~60%。

王永志醫師指出,傳統的檢測法,檢出率往往不高,且需要較長的時間,難以及時協助臨床醫師做出診斷。以最常見的細菌培養為例,平均需要 5 天以上才能獲得結果;若病人在採檢前已使用過抗生素,檢測靈敏度會大幅降低,導致真正的病原體無法被檢出,進一步增加診斷難度。

新型的多重 PCR 檢測雖具高靈敏度,即使病原體量很少也能偵測出來,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它所能檢測的病原數量有限,且必須先預設可能的感染來源,再針對特定病原進行基因偵測。這樣的「先猜再找」方式,若初步判斷錯誤,就有可能漏掉真正的病因,讓臨床治療變得更加困難。相比之下,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技術則不需預設病原種類,可全面偵測各類可能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黴菌及寄生蟲,大幅提升診斷的廣度與準確性,是近年感染診斷上的重大突破。

以發燒為例,約有 7 成的感染疾病都是以發燒表現,但也有少部分的血液腫瘤疾病或是自體免疫疾病,初期症狀也是發燒。若沒有找到確切病因,臨床會朝 感染症方向治療。在這種情況下,病患有可能延誤診斷時間,而影響病程的發展,也可以透過感染病原基因定序來排除感染,確定治療方向。

為何感染病原基因定序可以偵測各種微生物?

王永志醫師解釋,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透過基因定序的方式,鎖定檢體中所有的遺傳資訊,比對資料庫中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上萬種病原資料,快速精準找到關鍵致病原,將傳統檢出率 26% 提高至 88 %,並在常態 24 小時內產出報告,更有助臨床醫師快速精準用藥。

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可以將樣本中所有微生物的 DNA 或 RNA 以定序的方法,同時識別出多種微生物種類。他指出,透過此方法可以快速發現微生物的基因片段,進而鑑定屬於哪一種細菌、病毒、黴菌或者是寄生蟲,提供臨床醫師在搶救的黃金時間使用正確抗生素。


找不到感染病因?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輔助醫師精準用藥,助患者脫離險境

何時該使用 mNGS?

雖然 mNGS 在病原檢測上具突破性優勢,王永志醫師提醒,並非所有感染症都需使用此技術。根據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專家於 2025 年 7 月 25 日台灣醫學期刊發表《總體基因體次世代定序於鑑定感染症病原之臨床應用建議》指出,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適用於下列情況:

  • 一般患者可先利用傳統檢驗或 PCR 進行檢測,若仍找不到致病原且疾病持續惡化,就可以考慮是否利用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診斷。
  • 急重症、免疫缺陷、混合感染、特殊疾病等患者,建議可優先使用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診斷,因為感染性的疾病惡化往往只是一瞬間,省下的每一分鐘,都攸關生命。

該建議內容詳列使用時機、檢體選擇、報告解讀原則與可能限制,提供臨床第一線更清楚的實務參考,協助醫師正確整合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技術於臨床診斷流程中。

第五屆 mNGS 國際高峰會 9/13 登場

為推動此項技術的臨床落地與區域交流,由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抗生素抗藥性防治中心主辦的「第五屆 mNGS 國際高峰會」將於 2025 年 9 月 13 日在台北舉行。本屆會議邀請來自日本的兩位感染症權威學者—長崎大學栁原克紀教授與愛知醫科大學三鴨廣繁教授來台交流,與台灣感染症、感染管制、檢驗與重症領域的多位臨床專家同場對談,分享國際最新應用經驗與挑戰。

會議將聚焦於 mNGS 在感染症臨床應用的實證案例、技術評估、跨科整合與未來發展建議,是目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感染診斷技術高峰會之一。

報名連結:https://go.ievent.tw/APG0913


找不到感染病因?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輔助醫師精準用藥,助患者脫離險境

文/邱玉珍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從事園藝感染罕見寄生蟲!次世代定序及時救回一命

腦膜炎男童2日內發現病原保住生命!mNGS技術宣告「未知病原」檢測精準醫療時代來臨!

感染症檢測上革命性突破!感染權威次解析次世代定序新展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