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遺傳檢測恐反傷胚胎,婦產醫:高齡婦女與遺傳病史才需考慮

隨著台灣高齡生育趨勢加劇,愈來愈多夫妻透過試管嬰兒尋求生育機會,其中胚胎著床前遺傳檢測(PGT)被視為可提高懷孕率、避免遺傳疾病的工具,需求逐年攀升。但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蔡英美提醒,檢測並非百分之百準確,甚至可能誤判導致健康胚胎被淘汰,建議高齡婦女及具遺傳病史者再考慮接受檢測與否即可。
高齡女性胚胎異常率高,PGT 篩選助提高活產率
試管嬰兒療程中,植入染色體正常的胚胎可提高懷孕成功率,蔡英美表示,40 歲以上的高齡女性胚胎染色體異常率可達 7 至 8 成,而 PGT 可協助篩選出染色體正常的胚胎,提高胚胎著床及活產的機率,降低多胞胎及染色體異常疾病的風險,正確率高達九成。
PGT 的做法為將培養到第五天的胚囊做切片送檢,目前檢驗分為兩大類,一是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舊稱 PGS),主要檢查染色體套數是否正常;二是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T-M,俗稱 PGD),則用於篩檢特定單基因疾病的帶因或患病,如血友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等。
PGT 恐反傷胚胎,也具誤差可能
然而,蔡英美提醒,胚胎切片可能損傷胚胎,尤其對 30 至 35 歲女性而言,大部分胚胎本來就正常,接受 PGT 成功懷孕率反而低於未做檢測者;且 PGT 僅從外胚層細胞取樣,無法完全反映將發育成胎兒的內團塊狀況,更重要的是部分被標記為異常的胚胎,最終可能自我修復,成功發育為健康胎兒。
此外,PGT-A 檢測結果除正常與異常外,還有「鑲嵌型」,意指胚胎僅部分細胞染色體異常。蔡英美表示,若無正常胚胎,部分醫師會選擇植入中低度鑲嵌胚胎,但須在懷孕 16 至 18 週進行羊膜穿刺檢查再次確認。
PGT-M 應優先納補助,PGT-A 僅建議「這些人」進行
目前台灣 PGT 屬自費項目,並未納入人工生殖補助,蔡英美表示,根據衛福部人工生殖資料庫資料,台灣 PGT 使用率約 5%,然因非強制回報,實際比例可能接近 20%;美國已達三成,英國則受嚴格規定影響僅 2%,「大眾過度美化 PGT ,認為接受檢測就萬無一失,這是錯誤的期待。」
蔡英美強調,PGT-M 能直接排除致病基因,具有明確醫療價值,仍建議民眾接受該檢測,政府也應優先補助;PGT-A 則仍需待資料庫收集更多臨床證據支持,當前僅建議適用於 35 歲以上高齡產婦、流產超過 2 次以上、試管反覆失敗、曾懷有或產下染色體異常胎兒、家族史中有染色體異常者,以避免因過度使用而徒增風險與花費。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胚胎植入老失敗?婦產科醫師提醒掌握成功 2 關鍵,就能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最新健康新聞
-
脖子痛吞嚥卡卡是唾液腺在求救? 了解唾液腺發炎警訊
(53 分鐘前) -
阿茲海默症治療不再單線作戰!新藥併遊戲化認知訓練 助延緩惡化進程
(55 分鐘前) -
老花近視雷射成長近四成!大學眼科「i精準老花近視矯正方案」 李佩甄、徐佳馨 重啟年輕行動力!
(1 小時前) -
秋天慎防眩暈發作! 注意溫差變化造成之血液循環不良
(1 小時前) -
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北榮完成罕見「惡性平滑肌肉瘤」手術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