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歲也可嚮往脫鏡人生?醫曝新一代 SMART TransPRK 4.0 一次搞定老花、近視與散光

50 歲的陳先生 (化名),左右眼各有 60 度的近視與散光,以及 150 度左右的老花。因嚮往脫鏡人生,因而尋求眼科醫師尤之浩的協助,希望可以透過新一代 SMART TransPRK 4.0,一圓看遠看近都沒問題的夢想。
濰視眼科尤之浩醫師表示,透過術前檢查、溝通評估後,考量他的年紀與需求,進行了術前模擬。從兩眼視差 100 度模擬到 150 度,但陳先生仍覺得舒適度稍嫌不足,經醫師重新審視精準診斷結果後,決定採用微調近視與散光的視差方法。
尤醫師說:「我採取的是將近視少打 100 度,散光同時也少打 50 度的方式,讓陳先生術後感受不到 150 度的老花,且對於視差適應相當良好,整體的滿意度相當高。」
他直言,這都要歸功於新一代 SMART TransPRK 4.0 的診斷儀器夠精準,讓醫師在規劃客製化老花雷射方案時,能夠就顧客的生活需求,以及立體感要求,做細部的微調,又能大幅提升術後滿意度與舒適度。
老花眼是一種自然老化,無論採取何種方式均無法永久改善。尤之浩醫師表示,過去,矯正老花的方式有配戴眼鏡、隱形眼鏡,或等到眼睛出現白內障,於置換人工水晶體時一併改善。
認識老花雷射矯正原理
但其實老花眼也是屈光矯正的一種,因此,也可以透過近視雷射技術為基礎進行角膜矯正,來達成延緩老花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降低對眼鏡、隱形眼鏡的依賴。
他說:「有些人無法適應老花眼鏡的使用,配戴隱形眼鏡又飽受乾眼問題纏身,這時,老花雷射就成了最佳解方。」目前,市面上針對老花進行雷射矯正處理,均是運用以下兩種方式來達成矯正的效果:
1.「雙眼不等視」:
尤之浩醫師解釋,一眼作為「優勢眼」,將近視矯正至零度,負責看遠;另一眼「非優勢眼」,則預留度數來抵銷老花對視力的影響,負責看近。在矯正後一段時間,讓大腦重新適應新的融像,就有良好的視覺效果。
2.「利用像差」:
像差,是指光線穿透眼睛時無法完全聚焦在視網膜上的現象,可分為低階(散光)及高階像差(球面、彗星像差等)。可藉由擴大球面像差,來達成延長焦段的視覺效果。缺點是若光源不足時,擴大後的球面像差可能影響視覺品質,閱讀無自發光物或夜間開車時,眩光可能會更加明顯。
尤之浩醫師解釋,「雙眼不等視」雖犧牲看遠視力,不過可避免視差的適應問題,若日常生活以近距離為主者,也可選擇雙眼同時保留約 50〜100 度左右近視度數。而「利用像差」則無法事先模擬術後視力,術後適應期較長,在切換焦段時需反覆適應,因此,在頻繁切換焦段的使用情境下仍需配戴眼鏡。

SMART TransPRK 4.0 不掀瓣,角膜安全又穩定
「SMART TransPRK 4.0 AI 全智能零接觸近視雷射」即是利用「雙眼不等視」來進行老花矯正。該術式承襲表層手術的安全和穩定性,手術過程零接觸、不掀瓣,直接從角膜表層進行雷射,無留下任何切口,能避免角膜瓣位移風險發生,待上皮層新生後,即可清楚視物。雖恢復期較長,但角膜安全穩定。
尤之浩醫師指出,新一代「SMART TransPRK 4.0 AI 全智能零接觸近視雷射」更搭載高階角膜斷層掃描系統,可精細剖析角膜分層結構,較前一代提升 13 倍高解析度;並結合角膜地形圖儀,精確量測角膜的曲度與厚度,偵測出角膜的整體狀況,進一步評估角膜是否適合手術。
再運用 AI 全智能運算技術,輔助醫師更多判讀數據與分析面向,並微調手術參數,以進行更精細的客製化手術設計;而運算數據會同步串聯至手術平台,交由儀器全程智能化、自動化執行,降低人為操作風險,進一步強化手術準確度,有助於避免術後眩光或高階像差問題,一次搞定近視、散光及老花眼。
SMART TransPRK 4.0 56 項術前評估數據,確保手術更精準安全
濰視眼科尤之浩醫師特別提醒,任何手術都具有風險,無論選擇任何術式,在術前檢查就篩出不適合施作的對象相當重要。以濰視眼科在臨床實務中為例,以「手術安全優先」作為最高原則,術前會透過 25 道檢查項目,以及 56 項數據詳細檢查,並與醫師充分討論,確保眼睛健康的前提下再進行手術。
此外,由於老花眼成因與影響複雜,並非每個人都能順利適應矯正後效果,他說明,與近視雷射不同的是,術前檢查後,會提供驗配數據,讓患者藉由配戴隱形眼鏡一到兩周來模擬術後視力,並測試生活焦段是否符合日常所需,確保術後視力品質。
尤之浩醫師提醒,台灣人高度近視人數多,而近視本身所導致的其他眼睛疾病高度相關,例如,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因此,術前務必要經過嚴謹的檢查,藉此排除各種眼睛疾患,像是白內障、角膜潰瘍、角膜感染等,確保可順利施做老花雷射。

SMART TransPRK 4.0 適合族群
- 年滿 20 歲,有近視、散光、老花矯正需求,希望手術精準、術後角膜結構更穩定,追求高安全性、長期穩定性的患者。
- 愛好運動(如水上運動、拳擊)、旅遊,或常會處於特殊工作環境(如軍警消、醫護、工程師等),因為表層手術不掀瓣,可減少角膜瓣移位的潛在風險。
SMART TransPRK 4.0 不適合族群
- 去半年或 1 年,近視度數不穩定仍持續增加中。
- 角膜厚度不足者、圓錐角膜者,或瞳孔過大。
- 輕微白內障患者。
- 角膜正處於感染、潰瘍等狀況中者,或有青光眼、視網膜破洞等眼睛疾病,建議先完成治療後再行評估。
- 備孕中、懷孕等,因為荷爾蒙波動會影響角膜厚度。
SMART TransPRK 4.0 術後修護簡易,遵循醫囑即可
術後修復期間,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異物感、畏光等情形,尤之浩醫師叮嚀,只要按照醫囑,規律使用人工淚液幫助修護;外出時,佩戴太陽眼鏡和護目鏡來保護眼睛,以加快消炎、消腫的過程。並配合規律回診,約 2~3 個月後可以感受視力恢復正常。
眼睛是靈魂之窗,不管是哪個年齡層,都應注意保健。尤之浩醫師呼籲,現代人長時間使用 3C,導致睫狀肌過於緊繃,加上過度專注忘了眨眼,更加重了乾眼問題,建議每使用 3C 產品 20 分鐘,就起來伸展身體,看遠方多眨眼,有助於增加眼睛濕潤。
本文由濰視眼科台北館前院院長尤之浩醫師提供衛教資訊。

文/黃慧玫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30多歲上班族心肌梗塞送醫 北榮桃園分院:冠心症不再是老人專利
(25 分鐘前) -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病友該怎麼做?
(38 分鐘前) -
胸悶呼吸不一定是心臟病 嘉榮心理師提醒當心「過度換氣恐慌症」引起
(1 小時前) -
中榮埔里分院物理治療師走入機構 指導彰化榮家高齡長者復能訓練
(2 小時前) -
乳癌治療「斷層期」再補位!健保擴大給付第三線 ADC 治療選項上路
(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