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 台灣好報

罕見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 高醫岡山首例POEM手術 助婦人擺脫吞嚥障礙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70歲陳姓婦人長年有胃食道逆流困擾,近來症狀加劇並出現腹脹、胸悶與胃口變差等症狀,甚至一吃東西就嘔吐,就醫診斷為罕見的「第二型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Type II Achalasia)」。醫師為她施行經口內視鏡食道括約肌切開術(POEM),為該院開院以來首例,病患術後恢復良好,也終於能正常享用美食。
高醫岡山醫院胃腸內科醫師許朝欽表示,該名患者自述從年輕就有胃食道逆流的老毛病,經胃鏡檢查,發現食道內仍有許多食物殘留,跟一般胃食道逆流情況不同,後安排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測與食道攝影,並排除外部腫瘤壓迫可能,才進一步確診。
許朝欽說,該疾病屬於罕見的食道運動功能障礙疾病,在台灣,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1.22-2.05例,發生年紀大都在70至80歲。因食道下括約肌無法適當放鬆,導致食物與液體難以順利進入胃部,患者常出現吞嚥困難、胸痛、食物反流與體重減輕等症狀,若未及早診斷治療,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目前該病症罹病原因尚未明確,可能與神經系統退化、自身免疫反應或病毒感染有關,導致食道神經節細胞損傷。
由於藥物治療效果有限,許朝欽表示,團隊為患者安排經口內視鏡食道括約肌切開術,在全身麻醉下,經由內視鏡進行食道括約肌的肌肉切開術,讓食道下括約肌達到完全放鬆,緩解症狀。該手術屬微創手術、恢復快,被視為治療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的標準療法,但患者仍需依個人狀況,經醫師完整評估病況與風險。(圖/記者王雯玲翻攝)
最新健康新聞
-
-
屏東縣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守護民眾心理健康
(4 小時前) -
新冠疫情升溫 滿6個月以上民眾踴躍接種疫苗
(5 小時前) -
陳奕迅染新冠「港台疫情持續增溫」 醫籲打疫苗因應5、6月高峰
(5 小時前) -
精準醫學》同樣看病,為何醫師說法南轅北轍?曾嶔元:科學只渡有緣人,治療主導權在病患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