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 台灣好新聞

李承雍醫師提醒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定期檢查與及早就醫。
夜間開車看不清楚 醫:白內障可能是元兇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李承雍醫師提醒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定期檢查與及早就醫。
55歲張姓工程師日前夜間長途駕車返鄉,發現對向車燈刺眼、視線模糊,甚至錯過交流道,原以為只是老花眼惡化。到新竹臺大分院檢查後才發現,真正原因竟是「核硬化性白內障」。經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後,他的視力明顯改善,重拾生活品質。
新竹臺大分院李承雍醫師指出,白內障是因眼睛水晶體混濁所致,隨著年齡增加,水晶體結構逐漸改變,可能出現視力模糊、炫光、夜間視力減退、顏色變黃或雙影等症狀。其中,「核硬化性白內障」是最常見且與年齡密切相關的類型,若延誤治療,會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安全。
李承雍醫師表示,除了老化外,高度近視也是重要風險因子。研究顯示,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者,罹患白內障及接受手術的比例明顯高於一般人。這是因為高度近視會改變眼球結構及水晶體代謝,造成氧化壓力升高與營養供應異常,使白內障更早發生。臨床上,甚至有40多歲的高度近視病人,已因水晶體混濁影響日常生活。
其他高風險族群也不可忽視,包括:
•吸菸者:罹患風險為非吸菸者數倍。
•長期曝曬紫外線者:如戶外工作者、登山、釣魚、沙灘活動愛好者。
•糖尿病病人:尤其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出現快速進展型白內障。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特別是口服與吸入型類固醇。
李承雍醫師說明,目前沒有藥物能逆轉白內障,但良好生活習慣可延緩病程。例如:戒菸、避免過度日曬並配戴抗UV太陽眼鏡、控制血糖、減少不必要的類固醇使用,以及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這些都有助於降低眼球氧化壓力,維持水晶體透明度。
更多新聞推薦
● 樺加沙遠離水氣仍多 花東防局部豪雨或大雨最新健康新聞
-
-
水腫是水喝太多?覺得自己不是胖是水腫?醫師教你如何判斷!
(3 小時前) -
嘉義縣義竹衛生所攜手大林慈濟醫院 推動假日兒童篩檢
(3 小時前) -
臺泰跨國精神醫療與藥學實務交流 嘉義榮院寫下醫療外交新頁
(3 小時前) -
慢性便祕或咳嗽恐害子宮脫垂!張瑜芹醫師:預防子宮脫垂5個重要方法
(4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