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祕或咳嗽恐害子宮脫垂!張瑜芹醫師:預防子宮脫垂5個重要方法
子宮脫垂是許多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可能面臨的健康問題,尤其在生產過、長期負重或進入更年期後更容易發生。甚至慢性便祕或咳嗽患者,因為長期腹部壓力增大,也是重要誘因。以及重訓運動過度的人,使腹部長期處在高壓的狀態,也可能增加子宮脫垂的機率,這些都是子宮脫垂的高風險族群。
子宮脫垂的症狀
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常見子宮脫垂症狀包括:腰痠、頻尿、漏尿、排尿困難、陰道異物感或下墜感,及子宮露出陰道、性生活不適。事實上,透過正確的預防方式,我們可以大幅降低子宮脫垂的風險。
子宮脫垂的治療方式
子宮脫垂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治療方式依症狀嚴重程度而定,從骨盆底肌肉訓練(如凱格爾運動)、使用子宮托等保守療法,到進行人工網膜懸吊手術,或子宮切除等手術治療不等。
張瑜芹醫師提醒,子宮脫垂若不及時診治,子可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預防子宮脫垂需要注意以下5個重要方法:
骨盆底肌肉是支撐子宮、膀胱和直腸的重要結構,透過規律的凱格爾運動,可以有效強化這些肌肉群。
預防子宮脫垂5個重要方法
1.正確執行凱格爾運動,強化骨盆底肌
骨盆底肌肉是支撐子宮、膀胱和直腸的重要結構,透過規律的凱格爾運動,可以有效強化這些肌肉群。
2.維持適當體重,避免腹部壓力
過重或肥胖會對骨盆底肌肉造成長期的壓力負擔,增加子宮脫垂的風險。體重過重時,腹部的重量會持續向下壓迫骨盆腔內的器官和支撐結構,使肌肉和韌帶逐漸鬆弛。
3.改善便祕,預防長期用力排便
長期便祕導致的用力排便,會反覆對骨盆底肌肉造成向下的壓力,是造成子宮脫垂的重要危險因子。要預防便祕應該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每天至少攝取25-30克纖維,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
4.避免提重物與長時間站立
工作或生活中無法避免需要提重物,要學習正確的搬運姿勢如下:彎曲膝蓋蹲下、保持背部挺直、用腿部力量而非腰部力量來提舉物品。盡量避免一次搬運過重的物品,可以分多次搬運或使用輔助工具。長時間站立工作者建議穿著舒適的鞋子,適時休息並抬高雙腳,減輕骨盆腔的壓力。
5.產後做好充分休養與復健
懷孕和生產是造成子宮脫垂最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尤其是多次生產、產程過長、胎兒過大或使用產鉗助產的情況。產後要給予骨盆底肌肉充分的恢復時間,遵循醫護人員的指導進行產後復健運動。坐月子期間避免過早提重物或做劇烈運動,至少等6-8週讓身體充分復原。如果是剖腹產,更要注意傷口癒合和腹部肌肉的恢復。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橋本氏甲狀腺炎恐併失智症,判斷力降!周宗翰中醫師:4要訣改善橋本氏甲狀腺炎
嚴重子宮脫垂、巨大子宮肌瘤,Hugo手術拆彈!童醫院成功完成逾百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72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臺泰跨國精神醫療與藥學實務交流 嘉義榮院寫下醫療外交新頁
(2 小時前) -
慢性便祕或咳嗽恐害子宮脫垂!張瑜芹醫師:預防子宮脫垂5個重要方法
(2 小時前) -
東京流感警報!醫師示警「海外重症難求助」 4階段檢查清單確認你「做好準備」
(2 小時前) -
他視力模糊以為用眼過度,竟是「青光眼」! 醫點名高危習慣 趴睡、領帶太緊都中
(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