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3-12-19 | 華人健康網

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恐增代謝性脂肪肝病發生率!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全球最常見的肝病,發生率於約為25至33%。體重過重或肥胖者代謝性脂肪肝病發生率更高達6成。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醫師表示,隨著飲食西化與運動量不足,台灣近年來發生肥胖、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症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代謝性脂肪肝病的盛行率也逐步攀升。


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恐增代謝性脂肪肝病發生率!


代謝性脂肪肝病與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胰島素抗性等有高度的相關性,而且病人日後可能演變成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醫師指出,2020年,經過世界各國的肝膽腸胃科的專家,經過多次討論以及投票,正式提出以「代謝性脂肪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取代原本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名稱;新舊兩種名稱最大的不同在於,診斷條件從排他性(exclusion)變成涵蓋性(inclusion)。只要有脂肪肝加上以下任一條件,就可診斷代謝性脂肪肝病。包括:

一、體重過重(BMI≧23 kg/m2)

二、第二型糖尿病

三、具有兩項代謝異常的證據,包括腰圍超標、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降低、糖尿病前期、胰島素抗性過高及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 CRP)上升等(如下表)。其中C反應蛋白是人體肝臟細胞所產生的特殊蛋白,是一種發炎反應的指標;近年來有許多研究發現,高敏感性CRP檢查用來評估健康者其未來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個獨立且是有效的預測指標。


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恐增代謝性脂肪肝病發生率!

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醫師提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機制很複雜,目前認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的發生與環境因子包含飲食與運動、肥胖、腸道菌叢、以及基因都有相關。(圖片提供/台灣預防醫學學會)

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醫師提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機制很複雜,目前認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的發生與環境因子包含飲食與運動、肥胖、腸道菌叢、以及基因都有相關。我們身體的肝臟處理主要代謝物質,包括: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的能力不堪負荷,導致毒性脂質的產生。一連串的脂質代謝反應抑制了粒線體功能造成脂質代謝紊亂,肝臟細胞脂質氧化能力下降且延緩三酸甘油脂的輸出,而在肝細胞堆積,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之作用亦伴隨之產生。

代謝性脂肪肝病的定義是在沒有發現其他造成脂肪肝的成因之下,有影像或病理學證實病人有脂肪肝。此外,肝細胞的脂質變性使相關氧化壓力之細胞激素活性增加,引發相關免疫反應,破壞肝細胞,繼而造成代謝性脂肪肝病(NAFLD)的產生,甚至產生肝硬化及肝癌的可能。

脂肪肝雖然未必這麼可怕,但也是一種提醒我們健康異常的警訊,亦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輕忽不理的話最終可能導致難以挽回的後果,而現代人的生活,無論是高熱量飲食或缺乏運動都在慢慢傷害我們的健康,所以,帶有脂肪肝的人口數也是逐年上漲。

陳宜民醫師指出,慢性B型肝炎目前尚無法百分之百根治,但可透過治療達到肝功能正常、血清病毒偵測不到e抗原血清轉換、肝臟內發炎改善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是表面抗原濃度下降以及改善肝纖維化,長期目標則是因此減少肝硬化、肝癌風險。目前陳宜民醫師在GNMT基因上有重大發現,也使國人肝病問題的獲得解方。而合併使用GNMT誘導物PGG與傳統第一線糖尿病治療藥物,以提升GNMT基因表現,能有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及肝癌,研究已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國際分子科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肝臟處理主要是代謝物質,包括: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的能力不堪負荷,導致毒性脂質的產生。而一連串的脂質代謝反應抑制了粒線體功能造成脂質代謝紊亂,肝臟細胞脂質氧化能力下降且延緩三酸甘油脂的輸出,在肝細胞堆積,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之作用亦伴隨產生。此外,肝細胞的脂質變性使得相關氧化壓力之細胞激素活性增加,故會引發相關免疫反應,導致破壞肝細胞,繼而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產生,甚至產生肝硬化及肝癌的可能。另外,糖類的代謝過程也使得肝臟增加脂質新生的酵素活性,快速的消耗肝臟中的三磷酸腺苷(ATP),導致粒線體與內質網的壓力與促進肝細胞的壞死,進而導致代謝性脂肪肝病的產生。

陳宜民醫師表示,全世界目前並無特效藥能針對「代謝性脂肪肝病」做治療,唯有生活型態改變、體重控制、血糖血脂控制、運動,才能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疾病。然而代謝性脂肪肝病的患者是造成肝硬化、肝癌的高危險族群,因此,建議民眾應積極就醫接受治療。此外,罹患代謝性脂肪肝病的族群也常和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重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隨年紀增長而導致的新陳代謝下降,這些都會使這些問題長期積累而日趨嚴重,除了藥物控制之外,如何培養正確健康觀念、多運動、健康飲食,都是讓國人遠離脂肪肝及其慢性疾病的重要課題。

【延伸閱讀】

冬天低溫報到,防心血管疾病中鏢!張宜臻營養師:5大護心食物聰明吃

每年3萬人腦中風,年輕族群快速增加!周大翔中醫師:3大穴位、保健茶飲防中風

一變天就肌肉緊繃、關節痠痛加劇?不只身體保暖,陳鈺泓醫師:4招預防關節疼痛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30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