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6° / 32° )
氣象
2024-06-04 | 華人健康網

芒種到潮濕悶熱,吃冰恐流失活力!3款中醫系手搖飲解暑又養生

6月5日進入24節氣中「芒種」,預告著天氣將逐漸炎熱、潮濕與悶熱,許多人會貪涼,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裡吹冷氣,或是透過冰涼的飲品解暑。但是,中醫師表示,這樣做不僅使濕氣化不掉,體內的熱更散不開,容易造成痰濕體質難以代謝廢物,因此會容易感到沒活力。


芒種到潮濕悶熱,吃冰恐流失活力!3款中醫系手搖飲解暑又養生

除了NG習慣導致沒有活力以外,由於炎熱的天氣會大量出汗,而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大量出汗易使心氣受損、虛弱,因此同樣會有缺乏活力與疲倦狀況。

郭大維中醫師表示,夏季養生的重點應在「補脾」與「養心」,並建議可透過飲食調養,可結合高麗蔘幫助補氣補力、增強體力與提升保護力,此外,也可以適度飲用適合夏天的中醫系手搖飲,在炎炎夏日「搖」身一變啟動活力。

中醫:夏日養生重「養心補脾」

據英國最新研究顯示,在較高的環境溫度下,容易對腦部狀況產生負面影響,當氣溫升高時「大腦會產生壓力反應」,可能會轉化為發炎或其他形式的退化,對此,郭大維中醫師分享,《黃帝內經》中有言「心主神明」,意旨心不只有幫助體內循環的幫浦功能,也包含負責精神活動與思考活動,因此在中醫理論中強調,夏日重「養心補脾」。

由於氣溫升高大汗淋漓,好盛過度耗津傷神、氣血兩傷,造成陰陽兩虛的狀態,因此容易出現疲倦乏力、口渴等症狀,且天氣濕熱時,如貪涼喝冷飲或整天吹冷氣,不易流汗使濕氣累積,也會造成脾虛、脾濕,導致消化不良、脹氣、疲倦無力。

郭大維中醫師建議,夏日養生飲食可選用瓜果類如西瓜、冬瓜等,以及薏仁、蓮子、山藥或是青草茶等,達到清熱退火、利濕健脾的作用,而當汗大量流失虛耗過度時,建議在飲食中加入高麗蔘,具有補元氣、補活力益處,是夏天養生聖品。


芒種到潮濕悶熱,吃冰恐流失活力!3款中醫系手搖飲解暑又養生

夏日養生飲食可選用瓜果類如西瓜、冬瓜等,以及薏仁、蓮子、山藥或是青草茶等,達到清熱退火、利濕健脾的作用,而當汗大量流失虛耗過度時,建議在飲食中加入高麗蔘,具有補元氣、補活力益處,是夏天養生聖品。

中醫系手搖飲,解暑又養生

以下分享3種「中醫系手搖飲」,讓你解暑又養生,輕鬆保持最佳狀態:

元氣生脈飲

材料:麥門冬9克、五味子6克、高麗蔘9克,小火煮30分鐘,放涼後即可當成水喝。

高麗蔘補元氣,麥門冬可滋陰潤燥,五味子可益氣生津,三者搭配,補氣養氣。

莓果氣泡蔘飲

材料:混合莓果50克、蜂蜜1茶匙、檸檬汁1茶匙、高麗蔘片5克、氣泡水250ml,冰塊適量。

莓果類含花青素具抗氧化效果,幫助水潤好氣色,高麗蔘補元氣、提升保護力。

蔘龍活虎果昔

材料:蘋果、鳳梨、紅棗3顆、枸杞1茶匙、高麗蔘5克

提升保護力,蘋果、鳳梨皆屬高纖維水果,可幫助潤腸通便,紅棗與枸杞更有補肝益腎效果,高麗蔘補元氣,適合早晨一杯。



【延伸閱讀】



季節轉換皮膚粗糙乾燥、敏感怎麼救?林哲暘醫師推5大食物,吃出水噹噹



天熱火氣大,頭痛、血壓高,喝菊花茶能緩解?吳明珠中醫師:3類人適合喝菊花茶



胸悶心悸、喘不過氣,竟是溼氣大惹禍!涂育維中醫師:4招治療胸悶心悸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942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