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7° )
氣象
2024-09-13 | 華人健康網

中秋烤肉,如何防脂肪囤積,肥胖跟著來?學會「這3招」達理想體態

中秋佳節將至,團圓烤肉、吃月餅,小心人圓臉也圓。然而營養師毛采月指出,月餅和烤肉屬於高熱量、高鹽分、高糖分的食品,吃多了可能造成肥胖,甚至為身體帶來負擔。家醫科醫師曾俊夫更表示,想要消除因攝取過多的月餅、烤肉造成的脂肪囤積,最基本的觀念是「熱量赤字」,長時間的自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是最基本最智慧的做法。面對中秋節前後的飲食控制,生活作息與體態控管,專家提出各3招輕鬆應對。


中秋烤肉,如何防脂肪囤積,肥胖跟著來?學會「這3招」達理想體態

防吃烤肉影響健康,3招無負擔

烤肉和月餅早已成文中秋文化,但攝取過量容易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毛采月提醒,烤肉容易攝取過多的鹽分與飽和油脂,導致血壓與血液中膽固存升高,不利於心血管健康,對於三高族群也更是需要忌口。建議以下3招把烤肉吃得健康:

1.盡量選擇低脂肉類,用白肉取代紅肉

紅肉的飽和脂肪酸較高,吃多了容易囤積膽固醇、脂肪,還會增加肥胖和高血脂症的風險。可以多選擇海鮮類、雞肉等取代豬牛羊肉,將烤雞皮去掉,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

2.減少調味料與醃製肉類的攝取

市售的烤肉醬與調味料容易刷幾下就導致鹽分攝取過高,而現成醃製好的肉類也是重口味的調味,因此建議民眾可以多多利用天然的辛香料,像是蔥、薑、蒜、辣椒、檸檬、迷迭香,搭配少許醬油,也可以吃得很美味、負擔少一點。

3.減少酒精性飲料攝取與含糖飲料

酒精熱量很高(1毫升=7大卡),而且酒精容易吸收造成脂肪堆積,再加上喝酒後容易食慾大開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熱量。可以將酒精飲料與非酒精飲料交替使用,減少酒精的攝取,例如使用檸檬水稀釋,與啤酒製成清爽的雞尾酒。

此外,現在市售月餅的內餡越來越豐富,一不小心就吃下好幾顆。毛采月提醒,一個月餅都是至少250~350大卡以上,建議選擇低卡或無糖的月餅,利用糖醇類的代糖取代一般砂糖,可以保有口感的甜度,卻又可以減少熱量攝取,也是另一種健康新選擇。

防過多脂肪囤積,3招達理想體態

中秋攝取過多的烤肉和月餅造成的脂肪囤積該怎麼辦?首先先檢視自己的「健康身體組成」和「合宜的腰圍」,此兩者數值為健康體位的關鍵,亦是判斷體位的重要參考指標。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之體位定義,18 歲以上成人區分為四種體位,分別是過輕(BMI<18.5)、正常(18.5≦BMI<24.0)、過重(24.0≦BMI<27.0),及肥胖(BMI≧ 27.0),以19.8~24.2為理想值,大於26.4則屬體脂肪過多。而腰臀圍比則以男性小於0.92,女性小於0.88為理想數值。

中秋節過後囤積了許多不必要的脂肪,不管從健康還是審美的角度而言,都是現代人要去積極面對的問題。曾俊夫醫師表示,要讓多餘的脂肪消失,最基本的觀念是「熱量赤字」,當吃進去的能量比消耗能量少,就不會累積太多的能量和脂肪在身上。建議以下3招甩開中秋囤積的脂肪:


中秋烤肉,如何防脂肪囤積,肥胖跟著來?學會「這3招」達理想體態

曾俊夫醫師表示,要讓多餘的脂肪消失,最基本的觀念是「熱量赤字」,當吃進去的能量比消耗能量少,就不會累積太多的能量和脂肪在身上。(圖片提供/淨妍醫美診所)

1.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

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會改變瘦體素和飢餓素,影響食慾並增加肥胖風險。建議每天睡7小時以上,並保持固定的睡眠時間表。

2.積極的維持運動習慣

有氧運動提升心肺功能,並燃燒身體累積的脂肪,並增加肌肉質量。建議每天20-4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游泳和騎單車等,都能加強脂肪燃燒和消除脂肪。

3.搭配醫美體雕

許多追求快速達成理想的體態目標群族,也可選擇如消脂注射、音波減脂、冷凍減脂,或抽脂手術等方式減少脂肪。利用減少脂肪細胞數量,消除局部脂肪,快速達到局部雕塑體態的目標。

曾俊夫醫師也提醒,生活中的小習慣也都可能無形中抵銷為了減脂所做的努力。像是養成定時飲食,如早餐一定要吃,晚餐後至睡前不進食,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規劃,盡量不要在規畫的時間外吃進多餘的食物。另外每天喝水量保持在2000 cc以上,加上充足的睡眠與休息,增強身體新陳代謝,讓身體好好代謝脂肪,降低肥胖機率。



【延伸閱讀】



中秋套餐烤肉、月餅、柚子All in One!熱量低,營養健康一把罩



中秋後腸胃炎上吐下瀉,只能吃粥?!高敏敏營養師:腸胃炎飲食6要點



中秋烤肉血脂飆升,血管變油管!周建安醫師:5招避免三酸甘油脂爆表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950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