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攜手中研院揭謎:不孕症黃體素功能不足,腸道「無害梭菌」惹禍
臺大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陳美州教授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揭示不孕症婦女體內黃體素(progesterone)代謝異常的關鍵因素。這項研究深入探討了腸道菌叢與黃體素吸收的關聯性,並於2024年11月7日發表於知名學術期刊《腸道微生物》(Gut Microbes)。
研究團隊的成員,尚包括臺大醫學院婦產科周佳宏博士、清華大學的蕭尊先助理教授、與中央大學的王柏翔助理教授。其分別在動物實驗,數據分析,與蛋白質定性做出了重要貢獻。
黃體素是確保胚胎順利著床和正常懷孕的關鍵荷爾蒙。體內黃體素含量不足,是試管嬰兒治療失敗和早期流產的常見原因之一。在人工生殖治療過程中,患者通常可以藉由口服、陰道栓劑或注射等不同形式的黃體素,用以補充黃體功能的不足或完成子宮內膜整備,但吸收效果存在個體差異,尤其是口服補充方式,部分患者即使接受標準或更高劑量的黃體素,血液和組織中的濃度依然不足,導致胚胎著床失敗或流產的風險增加。
本次研究團隊從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不孕症婦女腸道菌叢中,發現一種名為「無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的腸道細菌,能代謝黃體素並透過肝腸循環影響其在血液中的濃度。在小鼠實驗中,研究人員進一步證實,抑制此菌有助於提升黃體素濃度,而此菌的長期作用則會干擾小鼠的動情週期與卵泡發育,相當於對人類的排卵週期造成影響。
臺大攜手中研院揭謎:不孕症黃體素功能不足,竟是「無害梭菌」腸道細菌惹禍。(圖片提供/臺大醫院)
此研究不僅為不孕症治療帶來嶄新的醫療策略,也強化了腸道菌叢對生殖健康影響的研究基礎。未來希望能幫助不孕症患者獲得個人化的最佳的黃體素補充策略,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與成功率。或是透過針對腸道菌叢進行調控,改善患者對黃體素的吸收效率,為未來人工生殖技術開拓新的可能性。研究團隊正於台大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進行相關的臨床試驗,以進一步探索黃體素代謝腸道菌對於臨床的實際可能應用。
【延伸閱讀】
「膠帶黏香蕉」賣出2億元!呂謹亨醫師揭:香蕉對男性性功能3大益處
濕氣重膝蓋就痛?!是真的嗎?王竣平醫師揭:3招緩解濕氣引起的膝蓋痛
男女不孕症常見12大原因,檢測不可少!周宗翰中醫師:5大要訣助好「孕」報到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54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少女玩雲霄飛車救了她的命 「空中翻滾」腦瘤奇蹟移位才被發現
(3 小時前) -
他置換人工膝關節後血腫 「中醫調理」成功緩解術後不適症狀
(5 小時前) -
雲林持續提供鮮奶學童健康不間斷
(7 小時前) -
無創抗癌時代來臨!最新組織碎化消融治療有望落腳台大醫院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