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缺氧,小心失智、中風找上門!「這些」高風險族群要盡快檢測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會提高死亡率,還有可能造成失智、中風、心肌梗塞等嚴重疾病。根據一項居家睡眠檢測數據顯示,超過六成受測民眾為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該疾病的預防和診治已成為民眾重要課題。
睡眠呼吸中止症缺氧,小心失智、中風找上門
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簡稱OSA)是睡眠時因上呼吸道狹窄導致呼吸氣流減少或中止,進一步導致缺氧以及睡眠品質變差,常見的症狀有:輕微打鼾、嚴重打鼾並間歇性呼吸中止、早上感到頭痛、睡醒後仍覺疲累、日間嗜睡、性機能減退、夜間頻尿及喘不過氣、口乾等。長久放任不治療,則會產生高血壓、心肌梗塞、腦中風、心律不整、血糖代謝異常、憂鬱症等疾病,也會增加腦部失智的風險。目前研究顯示成年人中約有9.38%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以保守估計來看,台灣約40萬人以上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大多數的病人未被診斷出來。
根據2024年最新期刊研究,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提升死亡率2.5倍,儼然成為民眾死因的隱形殺手之一。臺北醫學大學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醫師表示,身體充足的氧氣可維持各器官組織正常運作,正常血氧濃度應維持在95%以上,低於92%則需立即送醫,但臨床上卻常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血氧低於此數值卻毫無警覺。而身體缺氧的警訊並非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才有,縱使是輕症患者仍有94.3%的缺氧危機。對此,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莊立邦醫師特別提醒,沉默殺手睡眠呼吸中止症常使民眾深陷缺氧危機中而不自知,小心失智、中風、心肌梗塞等嚴重疾病找上門。
有鑒於睡眠呼吸中止症正隱形地造成身體危害,但國人卻還沒有清楚認識,導致台灣缺乏一份正式的臨床資料庫。2025年世界睡眠日主題為「Make Sleep Health a Priority」,呼籲民眾重視睡眠健康,因此,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與科林共同啟動「台灣首份睡眠呼吸中止症資料庫調查」。根據多年居家檢測所累積的數據發現,經由醫師轉介進行居家睡眠檢測的民眾中,有超過六成爲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重度患者,但民眾可能只感受到白天精神不濟、頭痛,夜晚打呼、淺眠等症狀,並未與身體缺氧、重大疾病等連結,顯見國人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認識和健康意識仍有提升空間。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莊立邦醫師特別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沉默殺手。
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分享,臨床上曾見過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血氧竟然低於50%,長期處於低血氧狀態,對健康傷害將難以想像,若引發中風、失智等嚴重疾病,更可能造成家庭經濟嚴重負擔。
哈孝遠因OSA血氧剩60%、心臟激烈跳動
知名藝人及球評哈孝遠表示,2、3年前太太曾提醒自己晚上有呼吸暫停的問題,但當時因工作忙碌未放在心上。但自去年開始,哈孝遠會因為半夜突然窒息被嗆醒、心臟激烈跳動的狀況,且白天除精神不濟、走路也開始會喘,才開始正視這些症狀,並積極尋求檢測與治療。經過居家睡眠檢測後發現自己AHI高達80,意即一個小時呼吸中止80次,血氧甚至掉到60%,已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患者。經醫師建議,才開使用正壓睡眠呼吸器,哈孝遠表示,第一次使用後,隔天精神就變好了,也是多年來第一次感覺到「有睡飽」。
醫師呼籲: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檢測
李信謙醫師提醒,不只年長者、肥胖族群該注意睡眠呼吸中止症,低於50歲的青壯年族群還是有風險,不能輕忽。若有打鼾、日間莫名感到疲倦、睡覺時呼吸暫停等症狀,就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族群,應儘快就醫,或進行睡眠評估與檢測,檢測後積極預防和治療。
【延伸閱讀】
吃地中海飲食,三高怎麼甩不掉?劉伯恩醫師:煮對方法健康享瘦,大西洋飲食3大特點
自律神經失調害失眠、頭痛、眩暈!謝炳賢醫師揭:穩定自律神經5大營養素
睡眠不足,肥胖找上門,酸棗仁湯有救?吳明珠中醫師:6招搶求失眠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0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延緩老化要顧好腸道健康!專家揭密:長壽「藍區」養齡飲食5大特點
(23 分鐘前) -
拉扭傷翻倍!中醫師提醒:別讓舊傷趁「寒」而入
(35 分鐘前) -
肺癌死亡率連9年下降 保命全靠一招「存活率從1成變9成」
(45 分鐘前) -
胰島素該用則用 延誤病情危害更大
(5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