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生骨刺壓迫神經,輕則麻痛,重恐癱瘓!內視鏡神經孔減壓,精準除骨刺
頸椎骨刺是頸椎退化症狀的結果,一旦頸椎生骨刺壓迫神經,輕則麻痛,重恐癱瘓!宜蘭1名70歲婦人月前感到右手指、手臂麻痛,原不以為意,沒想到短短幾週內麻痛感延伸至雙手,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頸椎生骨刺。
羅東博愛醫院脊椎微創中心黃安平醫師提醒,頸椎骨刺壓迫神經初期症狀不明顯,麻痛無力感以漸進式出現,如「溫水煮青蛙」,但一旦發生突如其來的撞擊,極有可能造成神經損傷,重則癱瘓,不可不慎!
楊姓婦人自公務員退休,近半年來常感右手拇指麻痛,原以為是長期做文書工作的後遺症,因此未進一步就醫。沒想到上月起麻痛感愈來愈強烈,2週內右手臂和左手指、左手臂都麻痛無力,一檢查才發現是頸椎生骨刺,壓迫到頸椎中間的神經根。
內視鏡精準除骨刺,脊椎手術大躍進
黃安平醫師解釋,脊椎退化會出現骨質增生現象,即是俗稱的「骨刺」,一旦增生過大造成神經孔狹窄、壓迫到神經根,就會產生麻痛感。黃安平醫師為楊婦進行頸椎內視鏡神經孔減壓手術,先在脖子後方開出1公分傷口,將內視鏡深入至頸椎處,再將神經孔打開為神經減壓,楊婦麻痛感不再。
頸椎骨刺是頸椎退化症狀的結果,好發於60歲以上高齡者,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姿勢不良可能加速症狀惡化。(圖片提供/羅東博愛醫院)
隨醫療發展,脊椎手術方式多元,除了減壓效果,更追求微創與恢復速度快。黃安平醫師表示,傳統的頸椎後位減壓手術從脖子後方手術將增生的骨刺切除,對肌肉的破壞較大;而前位頸椎骨融合手術則是植入人工材料將頸椎狹窄處墊高減壓,雖然也屬於微創手術,但需要戴頸圈至少三個月。
頸椎內視鏡神經孔減壓手術則是透過內視鏡清除壓住神經根的組織,精準減壓,傷口小、對肌肉幾乎沒有傷害,因此術後恢復快,大多數病人甚至不需配戴頸圈,能夠迅速回歸日常生活。
但他強調,頸椎內視鏡神經孔減壓手術較適合單側一節頸椎神經根壓迫者,因此術前每位病人皆須經個別評估,才能決定手術方式。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黃安平醫師為70歲楊姓婦人進行頸椎內視鏡神經孔減壓手術,成功緩解長期麻痛症狀,術後恢復良好,已重拾日常生活品質。(圖片提供/羅東博愛醫院)
頸椎骨刺壓迫神經,輕則麻痛,重恐癱瘓
頸椎骨刺是頸椎退化症狀的結果,好發於60歲以上高齡者,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姿勢不良可能加速症狀惡化。需特別注意的是,疾病前期無明顯症狀,但若長期未察覺,症狀可能會愈來愈嚴重,若突遭遇瞬間高衝擊性動作(跌倒、車禍等),可能導致神經損傷、四肢癱瘓。
黃安平醫師呼籲,60歲以上長者有近9成發生頸椎退化,40-50歲者也不在少數,症狀輕者可透過復健、姿勢矯正緩解症狀,但若四肢漸漸發麻無力,則可能是頸椎骨刺已壓迫神經,建議儘速就醫評估、決定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腸胃不好、高血糖的人吃對水果嗎?高敏敏營養師:6大族群聰明吃對水果
肩膀鎖骨痛老是治不好?恐肩峰鎖骨關節損傷!陳鈺泓醫師:必知4大症狀
小腿劇痛放著不管,嚴重可能截肢!嚴可倫醫師:腔室症候群5大症狀別輕忽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8/961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複製人宇宙? 科學家想創造「不會思考不會痛」的活屍
(8 小時前) -
豆漿、豆腐吃出子宮內膜癌?婦產醫揭答案!對2類女性還有「這些益處」
(9 小時前) -
揮別肛門廔管 中醫大附醫新型括約肌間廔管結紮術精準治療
(9 小時前) -
大林慈濟醫院心血管加護病房正式啟用 邁向術後照護新里程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