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部皺褶易導致視力模糊、扭曲變形!北榮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
黃斑部皺褶是常見的眼底疾病,在視網膜黃斑部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導致視力模糊、扭曲變形,甚至影響生活品質。臺北榮總醫院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並呼籲早期手術恢復快且預後佳。
臺北榮總眼科部與病理檢驗部合作研究發現,黃斑部皺褶的嚴重程度與薄膜中細胞的組成息息相關,並證明「膠質細胞」的大量增生是視力惡化的主因。傳統上僅依據視力下降程度或共軛光掃描儀影像分期來決定手術時機,並不足以準確預測術後視力。如果等待膠質細胞大量增生並造成明顯結構破壞後才接受手術,往往難以完全恢復視力。因此,當出現視覺困擾時或生活已經受到影響,及早手術有助於保留視網膜功能,並提升術後視力恢復的可能性,可避免黃斑部結構遭受不可逆的破壞。
臺北榮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林泰祺主任表示,根據統計,黃斑部皺褶的好發率大概為總人口的5.3%到18.5%。而早期的黃斑部皺褶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臨床上需透過眼底鏡檢查(圖一)或是同調共軛光掃描儀(圖二)來診斷。隨著疾病的進展,則可能造成視覺功能受損,影響生活品質。過去,手術治療多僅限於視力嚴重受影響的患者,大約有70%至80%的患者在成功移除黃斑部皺褶後能恢復視力,但仍有部分患者即使手術順利,視力改善仍相當有限。
圖一(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圖二(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病理檢驗部王蕾琪醫師指出,在組織病理學檢驗部分,研究發現,黃斑皺褶主要由三種細胞組成:膠質細胞、玻璃體細胞以及纖維細胞。其中,膠質細胞占比最高,且會隨疾病進展而不斷增生。研究結果顯示,膠質細胞密度愈高的黃斑皺褶患者手術後視力恢復就愈差。相較之下,玻璃體細胞與纖維細胞的影響力較小。換言之,膠質細胞是造成視網膜結構受損與視覺惡化的關鍵角色。
林泰祺主任解釋,膠質細胞的異常增生會導致黃斑部增厚與結構扭曲,進一步造成病人視線模糊、影像變形。更重要的是,這種細胞變化可能早於共軛光掃描儀影像上可見的結構變化,因此光靠影像檢查,往往無法及時判斷疾病惡化的速度。
林泰祺主任(右).王蕾琪醫師合作研究發現,黃斑部皺褶中「膠質細胞」大量增生,是造成視力惡化的主因。(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66歲馮先生,左眼有視網膜剝離的病史,2019年手術後恢復良好,術後五個月回診追蹤發現,左眼視力下降至只有0.08,檢查發現黃斑部皺褶,手術移除後視力回復至0.9,但仍感到看東西時有輕微的扭曲變形。
2022年馮先生左眼術後三年,偶然發現右眼看東西時也產生輕微的扭曲變形,就醫檢查右眼視力略為下降至0.8,也發現黃斑部皺褶。因症狀輕微,雖在傳統的認定上是不需要立即接受手術的,林泰祺主任仍建議及早手術,有助於保留黃斑部功能並提升術後視力恢復的可能性。馮先生接受建議,術後右眼視力回復至1.0,看東西扭曲變形的情形完全獲得改善。
林泰祺主任指出,黃斑皺褶過去常被認為是「良性、進展緩慢」的疾病,通常只有在患者視力嚴重受損時才會建議動手術。不過,隨著顯微手術與影像技術的進步,手術風險與併發症已大幅降低,患者術後恢復速度也更快。
臨床醫師在判斷手術時機時,應該導入「早期介入」的觀點,除了考慮視力與共軛光掃描影像的分期外,更應理解疾病的細胞層面變化,醫病齊心協力,才能守護黃斑部這個最重要的視覺中樞。(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林泰祺主任與王蕾琪醫師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忽視「看東西扭曲變形」的症狀,即使症狀輕微也應該及早就醫、及早治療。並提醒臨床醫師在判斷手術時機時,應該導入「早期介入」的觀點,除了考慮視力與共軛光掃描影像的分期外,更應理解疾病的細胞層面變化,醫病齊心協力,才能守護黃斑部這個最重要的視覺中樞,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寶寶D3滴劑管出包!維生素D補對了?趙順榮藥師:5大要訣選購維生素D保健品
小兒腸胃炎最擔心嚴重腹瀉脫水!陳欣如中醫師:5要訣腸胃炎日常調理
眼中風錯過黃金急救為什麼會失明?陳瑩山:眼梗塞、眼出血微脈衝激活雷射搶救視力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9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打B肝疫苗額外好處! 北醫大研究:可降低糖尿病風險15%
(1 小時前) -
基底細胞癌腫瘤擴大,恐出現「啃咬狀潰瘍」!醫籲:注意2徵兆防皮膚癌上身
(1 小時前) -
藍正龍在家扮歹徒?女兒3歲就學會「自我防衛」:不讓別人亂脫褲
(1 小時前) -
六旬早餐嬤足踝畸形痛到跛行 「1治療」助恢復行動、重回崗位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