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愛的延續 圓滿生命旅程 部苗宣導安寧緩和及預立醫療
(記者鍾盛增/苗栗報導)面對人生「有生必有死,生命終有時」的課題,大多數人心中總有著希望能夠「善終」、「一路好走」的心願。不過儘管台灣已推出與善終息息相關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和《病人自主權利法》兩部法案多年,許多民眾仍未能為人生最後一哩路找出一個最圓滿的方向,尤其在高齡化社會,子女對年長父母的醫療抉擇,常難以下決定。為了減少子女及家人做醫療決策時的困難,也鼓勵民眾可以到醫院申請「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及「預立醫療決定」,衛福部苗栗醫院特別於4月1日清明節追遠思親前夕,在醫院大廳舉辦「守護愛的延續,圓滿生命旅程」記者會,宣導安寧緩和及預立醫療。

衛福部苗栗醫院徐國芳院長表示,苗栗醫院陸續開辦安寧病房、安寧共照、居家安寧並配合長期照顧服務,在生命終點提供圓滿生命旅程的照護。苗栗醫院安寧緩和團隊不僅是醫院裡的專業守護者,更是無數家庭生命旅程中的引路人。醫護人員始終秉持「守護愛的延續,圓滿生命旅程」的理念,將專業照護與人文關懷融為一體,提供家庭全方位的身心靈照顧。
徐國芳院長指出,「直到預計死亡前幾周才需要服務」是民眾對於安寧緩和最常見的誤解之一。依據健保署111年統計資料,19萬7527死亡人口中,有27.6%的人在死亡前1年接受安寧療護,其中在死亡前1個月內才接受安寧療護的人高達53.4%。
部苗副院長劉明岳醫師說明,因親人病痛而陷入痛苦與無助,這種無助感會持續至親人離世後;因此,當醫療狀況被認為是晚期且治療不再有效時,就可以選擇安寧療護。末期病患一旦符合條件,每個人都有權要求對安寧療護進行評估,立即接受安寧療護有很大好處,在安寧緩和團隊幫助下,可以緩解疼痛和不適症狀。越早接受安寧就越有機會穩定患者的醫療狀況,並滿足其他需求,包含精神需求。接受安寧照護並不意味著立即死亡。如果患者的病情顯著改善,則可以停止安寧服務,並於再次需要時重新申請。
苗栗醫院安寧緩和團隊吳剛醫師經常收到安寧病人家屬感謝函,和加護病房陳俊偉主任一樣多,詢問他原因,他說他的工作和加護病房一樣與病人和其家人都是「生死之交」,安寧療護的介入減輕了病人及其家人的生理及心理的痛苦,即使病人最終離世,醫護團隊仍與家屬保持真摯友誼。吳剛醫師和團隊會告訴家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及該怎麼做,減少未知的焦慮。當遇到醫院花圃七里香盛開時,吳醫師會摘花放在病人枕邊,讓病人能感受花香,一個小動作病人都能收到關懷,陪伴病人完成一段神聖的生命旅程。
記者會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楊文志局長也到場指導,楊局長表示病人末期,除了病人外,最痛、最不捨的是家屬,所以非常需要專業人員協助溝通醫療的方向,讓病人可以安心展開下一段的旅程。希望民眾能夠在有意識的時候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預立醫療。感謝苗栗醫院居家醫療團隊,並請多加宣導,讓更多民眾認識安寧緩和及預立醫療的重要。
吳剛醫師特別提醒民眾,適時與醫師討論疾病以及疾病進展非常重要。儘早開始安寧照護可能能夠為親人提供數月有意義的照顧和優質時光。部苗安寧緩和團隊諮詢服務專線:037-261920轉2249。(圖/衛福部苗栗醫院提供)
最新健康新聞
-
周末仍需服藥?身心科醫揭ADHD「藥物假期」利弊 這些情況勿隨意停藥
(4 小時前) -
69歲婦體重狂掉「腹中藏20cm蛔蟲」 醫揭愛吃1款生菜害的
(5 小時前) -
全國首創婦幼衛生所揭牌 衛福部桃園醫院專業團隊進駐
(6 小時前) -
雙胞胎在子宮內鬥爭!出生後竟一紅一白 白寶寶血液被「搶走」
(6 小時前) -
8歲女童吞髮致毛結石 彰基兒醫治癒籲關注兒童心理健康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