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7° )
氣象
2024-06-14 | 優活健康網

台灣捐血率世界第一!陳建仁揭「1原因」未來恐仍缺血:盼年輕人多捐

你今年捐血了嗎?每年6月14日是世界捐血人日,台灣捐血運動推行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在各界共同努力下,台灣的捐血率也達到8.13%,同時也是世界第一。不過,在少子化影響下,能捐血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需要民眾更積極的參與。《優活健康網》也整理捐血的相關知識,一次搞懂捐血好處、捐血條件與注意事項。

台灣捐血運動已發展50年,每年熱心挽袖捐血的民眾超過百萬人,也挽救無數生命。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的統計,2023年捐血人數為190萬人,相較2022年成長1.4%,捐血率則從8.08%上升至8.13%,達近10年來的新高,同時也是世界第一。



長期恐因少子化而缺血

台灣捐血率世界第一,捐血量連年創高。對此,前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台灣有很多善良的人捐血,才能讓捐血率達到8.13%,代表12個人當中就有1人捐過血,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不過,隨著台灣受到少子化影響,年輕人捐血量不如以往,需要更多年輕朋友出來捐血;希望未來捐血年齡上限可以提高,讓大家有更多時間能夠捐血。」

針對目前的捐血庫存量,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葉金川指出,「目前捐血庫存都還足夠,短期不會有任何問題,長期則可能因少子化出現缺血窘況。」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則表示,雖然近年捐血率逐年增加,但年輕族群的捐血量卻逐漸下滑,期望能藉由向下扎根來養成定期捐血的習慣。



黑嘉嘉成「捐血代言人」鼓勵捐血

捐血不僅是對社會的貢獻,也是對自己健康有益的行為。台灣女子職業圍棋棋士黑嘉嘉分享,「開始捐血是受到父親影響,捐血不僅能幫助別人,也能確保自身的健康狀態。」談及第一次捐血經驗,黑嘉嘉表示志工團隊都很親切,幫助她順利完成捐血,目前為止已累積7次捐血經驗,同時也鼓勵年輕人可以出來捐血。

海洋性貧血患者、用血人張育禎表示,海洋性貧血因為造血功能異常,導致血紅素嚴重不足,因此需要定期接受輸血治療,以維持體內的血紅素濃度。早期捐血流程還不完善,醫療用血都是「血牛」在把持,但現在捐血制度逐漸完善,許多機構加以檢驗,讓罕見疾病的患者能健康存活,她很感謝捐血人的付出。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血液的供需平衡需要社會大眾共同努力,盼全民都能擁有健康的身心,為捐血奉獻心力,加入捐血救人行列。以下整理捐血的好處、捐血條件與捐血注意事項。



捐血好處有哪些?

一名健康的成年人,全身血量大約是體重的十三分之一。若一次捐血250毫升,大約只占全身血量的5~6%,而捐血會使身體加速造血補充新血、促進血液新陳代謝,對一名健康成人來說,偶爾捐血好處大於壞處。

另外,亦有不少研究證實,經常捐血可延長壽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有益身心健康。



捐血條件有哪些?

基本條件

  • 年齡:17歲以上,65歲以下,一般健康情況良好。
  • 體重:男性應50公斤以上,女性應45公斤以上
  • 體溫:口溫不超過攝氏37.5度。
  • 血壓:收縮壓90~160毫米汞柱;舒張壓50~95毫米汞柱。
  • 血液檢查:
    • 血紅素:男性13公克%以上,女性12公克%以上。
    • 血小板:捐血小板者,其血小板數目應在15X10,000/立方毫米以上。
    • 白血球:捐白血球者,其絕對顆粒球數目應在3000/立方毫米以上。
    • 血漿總蛋白:捐血漿者,應於首次捐血暨每隔半年加驗血漿總蛋白量,其血漿總蛋白應在6公克/公合以上。

捐血量與間隔時間

  • 每次捐血以250毫升為原則,但體重60公斤以上者,每次捐血得為500毫升。
  • 每次捐血250毫升者,其捐血間隔應為2個月以上。
  • 每次捐血500毫升者,其捐血間隔應為3個月以上。
  • 男性全年捐血量應在1500毫升以內;女性全年捐血量應在1000毫升以內。

不適合捐血族群

  • 曾在72小時內拔牙者。
  • 婦女懷孕中或產後6個月以內者。
  • 大手術未滿1年,或1年內曾接受輸血者。
  • B型肝炎表面抗原檢查呈陽性反應者。
  • 現患有梅毒、活動性結核病、糖尿病、心臟病、消化道潰瘍出血、高血壓、腎臟病、哮喘、感冒、急性感染、傳染病、過敏病症者。


捐血前要注意什麼?

捐血前應該先細心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深入瞭解捐血注意事項,確保每次都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切記捐血前24小時需維持充足睡眠,並且避免飲酒、攝取油膩的食物。《優活健康網》整理捐血前該注意的事項:

Q:捐血需要空腹嗎?
捐血前最好不要空腹,正餐也要照常吃。建議捐血前2~3小時攝取優質食物,例如花椰菜、水煮雞胸肉、香菇等。

Q:捐血前要喝水嗎?
捐血時體內的血量會小部分流失,可以在前一天補充大量的水分。建議捐血前比平常多喝約450毫升的水。

Q:捐血要睡滿幾小時?
捐血前請勿熬夜,並且要睡足8小時,讓自己的血液保持最好狀況。



捐血後要注意什麼?

捐血後每個人的身體狀態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會感到疲倦或虛弱,建議一定要在現場稍做休息,補充一些零食或水分,待沒有頭暈等狀況再離開。《優活健康網》整理捐血後該注意的事項:

Q:捐血後要休息多久?
捐血後請至少休息10分鐘,喝點飲料補充捐出的血容積,沒有任何不適再離開。

Q:捐血後頭暈怎麼辦?
捐血後若頭暈,建議平躺約30分鐘,在站起來之前至少坐上4~5分鐘。

Q:捐血後想睡覺怎麼辦?
捐血後可能出現疲勞、肌肉痠痛、發燒等不適症狀,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就醫評估。

Q:捐血後可以運動嗎?
捐血後的24小時內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給身體足夠的時間來恢復。可以考慮散步或簡單的伸展運動。

Q:捐血後可以吃什麼?
捐血完建議補充富含鐵質及蛋白質的食物,例如雞肉、魚、甲殼類、動物內臟、深綠色葉菜、豆類、蛋等等。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