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3° / 16° )
氣象
2025-02-17 | 優活健康網

水果發霉切掉還能吃嗎?醫揭「致癌毒素」早就整顆都是:通通丟掉

連鎖日春木瓜牛奶店近日被爆出將「發霉」木瓜切除腐爛部分後,打成果汁販售,引發食安疑慮。常有民眾看到發霉或腐爛的食物,也因捨不得丟,去除壞的部分後,把好的部位吃掉。《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北榮遺傳優生學科主治醫師張家銘提醒,即使將水果發霉部分切除,剩下的部位也已充滿各種毒素,吃下肚有害健康甚至可能致癌。

「阿嬤以前都是這樣吃的!」這句話道出長輩節儉的美德。不過,近日一則「發霉木瓜」的新聞在社群平台上掀起熱議,引發大家對食安問題的關注。看似傳承自長輩的生活智慧,真的那麼安全嗎?事實上,「黴菌毒素」才是隱藏在其中的巨大健康風險,值得我們更加警惕。



削掉爛掉的地方就沒事?

我們大多數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拿起一顆蘋果,發現一邊有點爛,削掉就接著吃;木瓜買回來放了幾天,表皮發霉了,切掉繼續吃。但這些「聰明省錢法」,其實可能把自己推向健康風險的懸崖。

事實上,黴菌不只是表面長毛那麼簡單。以最常見的青黴菌為例,它們肉眼可見的霉斑只是「冰山一角」。菌絲早就伸入果肉深處,即使你削掉爛掉的部分,黴菌產生的「毒素」早已擴散到整顆水果裡,吃下去等於把看不見的毒素吞進肚子。



「棒麴毒素」傷腸胃恐致癌

說到黴菌毒素,就不得不提到棒麴毒素。這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爛掉水果中的毒素,特別愛出現在我們日常最常吃的蘋果、梨、葡萄,還有最近引發討論的木瓜。
棒麴毒素毒素不只是讓水果變質,它對人體的傷害更令人擔憂。

根據研究,它耐高溫,煮果醬、打成果汁也不一定能把毒素去掉。棒麴毒素會損害腸胃道,造成噁心、嘔吐、腹痛等不適;長期攝取,甚至可能對神經系統、腎臟產生毒害,還有潛在的致癌風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棒麴毒素歸於第3類致癌物。

我們以為「削掉壞掉的部分」就能安心,其實這些看不見的毒素已經潛伏在我們以為安全的果肉裡。



發霉水果是黴菌與細菌的大毒窟

水果發霉的背後,其實是一整個黴菌和細菌的「聯合軍團」在作怪。青黴菌、麴黴菌、毛黴菌、交鏈孢黴菌,這些聽起來陌生的名字,幾乎天天潛伏在我們家裡的水果盤裡。

青黴菌是最常見的「元兇」,除了棒麴毒素,它還會產生赭麴黴毒素等對腎臟有害的物質。麴黴菌更臭名昭著,它會釋放黃麴毒素,是公認的強烈致癌物質,長期攝取與肝癌高度相關。而毛黴菌,則會引發免疫力低下者的肺部感染,嚴重甚至致命。

這些毒素,不是削掉爛掉的地方就能避免的,因為黴菌的「毒」早已滲透進果肉,就算你看不到,毒素也不會手下留情。



避開「黴菌水果陷阱」注意這些事

既然黴菌這麼毒,水果又是我們天天吃的,到底該怎麼辦?

首先,最關鍵的一點:水果發霉,整顆丟掉!不要削掉爛的部分繼續吃。這是專家反覆強調的原則。

其次,選水果要挑完整無損傷的。水果表面有傷口,黴菌最容易趁虛而入。購買時多留意,不要貪便宜買一堆,結果吃不完放到發霉。

回家保存時,水果要乾爽、通風。尤其像木瓜、葡萄這類水分多的水果,更容易發霉,最好別悶著放。

還有一點很多人不知道:冰箱不是萬能防腐神器。 冰箱雖然能延緩腐壞,但如果水果已經有霉菌,低溫只是讓它慢一點擴散,毒素還是會存在。所以,如果拿出來發現有霉,千萬別僥倖!



吃發霉水果是「慢性中毒」的開始

我們總以為削掉爛的就好,但事實證明,這可能只是安慰自己。黴菌毒素看不見,卻一步步侵蝕我們的健康。每一顆水果,都可能是身體的入口。一念之間的「節省」,如果換來腸胃不適、腎臟受損,甚至癌症風險,真的不值得。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