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患者同時感染新冠、流感!醫籲速打疫苗防重症:3月疫情恐升溫
台灣在農曆年前年後出現搶打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的亂象,對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表示,雖然民眾因為新聞事件而重視接種疫苗是好事,但高風險族群應在「該打的時候早點打」,例如政府2024年10月開打「左流右新」公費疫苗時,流感疫苗庫存充足但施打率差,直到大S事件發生後大家才一窩蜂搶打,導致疫苗缺貨。
14%患者恐同時感染新冠、流感
黃振國強調,這次10萬劑流感疫苗補打算是「加班車」,他提醒流感高風險族群及公費疫苗對象,若這次沒打到疫苗,務必記得施打每年10月起就開放施打的流感疫苗「早班車」,不管疫情是否嚴重,都應及早完成接種。
此外,新冠並沒有因為全球解封消失,黃振國指出,台灣97.9%新冠重症患者沒有施打最新的JN.1疫苗,新冠重症死亡率仍與流感相當,不可輕忽。他說:「國外研究發現,14%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新冠肺炎與流感,此時進加護病房、插管等風險倍增,建議民眾同時施打新冠與流感雙疫苗,可降低感染流感及新冠的重症及死亡風險。」
醫估新冠3月可能再升溫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感染科特聘主治醫師張峰義表示,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影響並不僅限於肺部,而是對全身器官的損害,高齡者和慢性病患者更應慎防新冠肺炎,且新冠病毒的長期影響比流感、RSV等呼吸道疾病更為嚴重。
研究也發現,感染過新冠容易成為心血管疾病高風險者。張峰義指出,光是以前打的新冠疫苗保護力還不夠,加上新冠傳播力相當強,他預測:「雖新冠疫情目前持續處於低度流行期,但3月起恐怕會升溫。」建議年齡在6個月以上的全國民眾,即使過往曾施打新冠疫苗,仍應儘速施打最新的JN.1疫苗。
台灣家醫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醫科專任主治醫師曹玉婷表示,高風險族群除了65歲以上長者外,還有慢性病族群,包括重要器官衰竭、癌症、愛滋、肥胖等,同時患有越多慢性共病,新冠的死亡率也越高,接種新冠疫苗可降低中風與血管栓塞風險。
新冠疫苗不良事件數趨近流感
至於民眾仍擔心施打新冠疫苗,是否會產生疫苗不良反應,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表示,新型新冠疫苗的劑量已減半,且施打方式從過去瓶裝分打,變成單劑注射下,副作用如今已經減緩很多。
邱南昌說明:「臨床統計目前接種JN.1疫苗,每10萬件施打僅有3件屬於不良事件,與流感疫苗的每10萬劑2.09件相去不遠,且不良事件也不完全等於打疫苗的不良反應。」提醒民眾不用太過擔心,高風險族群及早施打新冠疫苗,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最新健康新聞
-
她私密處日漸腫大!女子喜歡穿緊身褲癢到抓破皮「還堅持穿」 醫切開無奈搖頭:流湯飄臭味
(7 小時前) -
山東7旬嬤每天玩手機到凌晨 一驗竟近視2300度…醫吐實情:非常罕見
(9 小時前) -
「這2族群」性病案例快速增加! 醫告訴你為何性病找上你
(9 小時前) -
「電子血栓」找上年輕人!22歲青年連日熬夜打電動 左下肢取出半米長血栓
(10 小時前) -
雙膝距離大是「O型腿還是X型腿」? 醫告訴你兒童腿型矯正黃金期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