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8° )
氣象
2025-09-20 | 優活健康網

手術室冷氣絕對不能關?前刀房護理師揭「關鍵原因」2種情況才能關

一般人想到開刀房,都會想到冰涼的環境,為什麼手術室都很冷?曾在林口長庚醫院擔任手術室護理師7年、臉書「手術室小綠人」粉專版主Apple於《手術室裡的小綠人》一書中,揭開手術房迷思以及護理師的日常點滴,包括手術房為什麼這麼冷?病房和刀房哪個比較好?帶領讀者走進鮮少被提及的手術室世界。以下為原書摘文:

手術室可以關空調嗎?

病人躺在轉送床上被推到手術室,在通過等候室往手術室區域的自動門時,都會穿過一道強勁的風牆,進入手術室區域後,可以明顯感受到溫度下降了。我們很常在這時候最常遇到病人問:「裡面好冷喔!手術室的冷氣可以不要這麼強嗎?」

依據衛生福利部對醫療機構空調的設置標準,手術室溫度需要維持在攝氏20~28度、溼度50%~80%,適當的溫溼度控制,可以降低病菌的生長率和活躍性,預防傷口感染,這就好像把食物放在冰箱裡比較不容易壞掉一樣。



因為手術時劃開人體而形成的傷口,實際上就是一盤暴露在空氣中的生肉,如果開刀時間長達8個小時或更久,在超過28度的室溫下,這盤生肉會是什麼可怕的情形?光是想像就覺得有味道飄出來了。

但是,「人體」的體溫過低又會增加感染的風險,所以我們必須製造一個空間很冷、但不讓病人身體寒冷的狀態,那就是:持續幫病人蓋上熱毯和烤燈加溫,隨時注意病人體溫的恆定,但手術室的冷氣絕對不能關。

關於手術室冷氣太強還有另一個說法,是為了防止醫師開刀時滿頭大汗,汗水有可能滴到傷口裡造成感染。但這個說法其實很牽強,因為就算冷氣很強,醫師也有大汗淋漓的時候,像是要使力拔除病人體內的鋼釘,或是一邊將病人的骨骼推回正常位置、一邊使力打鋼釘,這時醫師都會叫我們幫忙擦汗,以及擦他充滿霧氣的眼鏡,所以要讓頭上的汗水滴進傷口也不容易。



關掉空調做手術2種情況

為了保持最適當的環境,我們每天早上都會查核溫度及溼度,每間刀房內也都有溫溼度表,要填表登記確認數值在正常範圍內,如果有異常就要通知工務課協助調整。但有兩種狀況是即使會熱到發瘋,也一定要關掉空調做手術的例子,

第1種是遇到大面積燒燙傷的傷患,由於手術中為了清掉燒燙傷壞死的組織,需要沖洗大量的生理食鹽水,但病人的皮膚已經失去保溫功能,常溫的生理食鹽水不斷帶走熱能,加上手術長時間固定不動,病人容易因此而失溫,體溫過低會導致代謝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就會增加術後感染的風險。

第2種是有呼吸道傳染疾病的病人,例如肺結核、SARS,或近年流行的新冠肺炎,關掉空調可以預防病毒通過濾網,擴散到其他共用空調管線的手術房,降低其他房間醫護人員及病人感染的風險。

冷氣強這件事,或許骨科的醫護會特別有感覺,因為骨折手術隨時會使用到移動式X光機,為了減少身體接受到的輻射,刷手及主刀醫師都要穿防輻射的鉛衣。一件鉛衣大約5公斤重,光是穿鉛衣做手術就已經熱到頭痛了,如果加上沒有空調、不透氣防護衣和N95口罩⋯⋯就會像是穿著雨衣在沒有冷氣的健身房裡運動一般的地獄。

在我還沒進手術室工作時,曾問過已經入職2年的老同學:「手術房有什麼優點是妳特別推薦的嗎?」本來以為同學會說薪資福利、升遷制度這類世俗的優點,沒想到她思考了許久後說:「夏天時會特別慶幸自己在刀房工作,可以冷氣吹到飽。」夏天的手術室確實特別涼爽,加上台灣的夏天又特別長,有時還會因為外面太熱,就算下班了也不想走出手術室,甚至因為室內外溫差大而感冒。

但是這個冷氣在冬天時就不那麼稀罕了,因為手術室空調不會隨著季節變成暖氣,跟刀時身上只有單薄的刷手服及手術衣,雙手因為束著乳膠手套感覺更冰冷,如果站著不動,手腳都會冰到麻木。

這時又會想起同學說手術房的冷氣是優點這件事,或許到後來,原本剛入職時看到的優點,例如起薪很高、不用被病人使喚、有30分鐘的用餐時間等,都在工作數年後被其他的缺點蓋過,只剩下冷氣可以當成優點來安慰自己。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