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1° )
氣象
2025-10-03 | 優活健康網

博愛座飛踢老婦》捷運上踢出的不是正義!從博愛座爭議學會的5件事

北捷博愛座又有爭議?日前,一名婦人用手提袋不斷甩一名坐在優先席的年輕乘客,對方忍無可忍,一腳狠踹導致婦人,跌坐在後方椅子,此事也讓優先席的設置再度引發熱議。優活健康網》特摘恩典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蘇家宏所撰此文,分享「從博愛座爭議學會的5件事」,捷運上的一腳,踢出的不是正義,而是提醒我們,真正的勇敢,是懂得溫柔。

台北捷運發生一起引起社會熱議的事件。一個阿姨在車廂內,疑似因不滿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前要求對方讓座,並用手上的袋子撞擊年輕人的膝蓋。

年輕人起初不予理會,但備受挑釁後就將自己手中的袋子交給旁人保管,並突然起身,一腳將阿姨踹倒在對面座位。阿姨跌坐在椅子上,滿臉驚恐,再也不敢靠近。年輕人冷靜地說:「你可以再來一次。」甚至還用英文補上一句:You can try one more time.



從博愛座爭議學會的5件事

1. 你有「優先」的身分,並不代表你有權用袋子趕人

許多網友留言質疑:「明明有這麼多座位,阿姨為什麼偏要坐博愛座?」其實,博愛座早已被重新定位為「優先席」。這代表任何人都可以坐,但若遇到真正有需求的人,就希望能尊重禮讓。

有需求的人,像這位阿姨,並不代表法律上就有權利去趕人,甚至拿自己的袋子撞擊年輕人,更何況旁邊還有空位。

2. 「阿姨」趕你,並不代表你可以踢人

刑法允許人在遭遇「不法侵害」時保護自己,這叫「正當防衛」。當阿姨用袋子撞擊年輕人,雖然力道不大,但本質上已是對身體的侵害,年輕人確實有防衛的空間。

但是防衛必須符合「必要性」與「相當性」。簡單來說,就是要「剛剛好能阻止攻擊」。然而用力將對方直接踹飛到對面座位上,顯然超過了必要程度,甚至可能造成傷害。在法律上,大多會被認定為「防衛過當」,也就是不能主張踢人是「正當防衛」,所以如果造成「阿姨」受傷害,阿姨對此提出刑事告訴的話,年輕人會需要負擔刑事責任。



3. 少一點執著,多一點寬容

這位阿姨就算看到年輕人坐在優先席,也不一定需要上前干涉;何必執著要把人趕走呢?年輕人被要求讓座時若覺得被冒犯,可以選擇不予理會,冷靜離開、或立刻請站務人員協助,何必對這位阿姨動手?如果有一方能夠多一點點的寬容,或許我們的世界會變得不一樣。

4. 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其實如果任何人有座位的需求,不必去強調「這是優先席你一定要讓」,不妨小聲說:「不好意思,我人不舒服,可以讓我坐嗎?」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相信就算不是優先席,車廂內必然也會有人讓座的。

優先席不是「專屬席位」,而是一個提醒社會更有同理心的象徵。因此,年輕人坐在優先席並不違法;而阿姨若有需求,也應該以禮貌的方式提出,而不是透過衝突或讓人不適的方式去要求。

碰到不禮貌的對待,趕你讓座時,我們可以選擇「禮貌」的提醒他,他並沒有權動手,我們也不需要跟他一般見識,展現不同的態度與高度。

5. 跟自己和解

捷運,是讓我們平安抵達的工具,不該成為戰場。法律可以劃出責任的界線,但真正能避免衝突的,是我們的耐心與善意。跟別人和解,也跟自己和解。

捷運上的一腳,踢出的不是正義,而是提醒我們:真正的勇敢,是懂得溫柔。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