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2° / 29° )
氣象
2023-11-04 | 中央社

社群聲援巴勒斯坦 西瓜象徵國旗再現以巴恩怨

以哈戰火持續,以色列軍人在加薩升起國旗,使得全球支持巴勒斯坦聲浪漸高漲,代表巴勒斯坦國旗的「西瓜」社群貼文也再度出現,網路上可見到各種帶有西瓜圖案的符號和影片聲援巴勒斯坦,成為巴勒斯坦多年來為自由抗爭的象徵。

隨著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在加薩(Gaza)的衝突持續,釀嚴重死傷,加薩平民與人道情形就越發引起國際擔憂。綜合多家外媒報導,日前進入加薩的以色列軍人在一戶民宅升起以色列國旗,據傳這是2005年以國撤離加薩後,加薩首度升起以色列國旗,也使得各地支持巴勒斯坦聲浪再起。

「綠」皮「白」邊,「紅」果肉帶「黑」籽的西瓜,不僅是廣受人們喜愛的水果,也因和巴勒斯坦國旗有相同的顏色組合,進而成為巴勒斯坦為自由抗爭的一象徵。

長期以來,「西瓜」意象一直都是巴勒斯坦抗爭運動的象徵。隨著以哈戰火越發猛烈,有越來越多聲援巴勒斯坦的社群媒體用戶,紛紛將個資大頭貼換成西瓜圖片。

時代雜誌(TIME)指出,以西瓜象徵巴勒斯坦國旗的由來,是從1967年六日戰爭後開始。以色列當時突擊埃及空軍,爆發第3次中東戰爭,並在取得勝利後占領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同時拿下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和西奈半島(Sinai Peninsula)。

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國旗很反感,因此下令禁止在加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展示旗幟,否則以刑事犯罪逮捕判刑。

報導稱,為規避禁令,巴勒斯坦人開始利用當地生產的西瓜,來當作象徵國旗的替代品,外出時也隨身攜帶一片西瓜,除藉此表達國家情懷外,也是一種抗議形式。

直到1993年,以巴兩國經由美國促成和談,簽下「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以色列才在同年取消了巴勒斯坦國旗禁令。

此協議是第一個試圖解決以巴長期衝突的正式協定,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 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相互承認,也就是兩國方案。自此,巴勒斯坦國旗被接受,而代表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巴解組織,則負責監管加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

信仰是維持巴勒斯坦人凝聚民族主義最強烈力量,象徵主義是巴勒斯坦長年抗爭運動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西瓜代表國旗外,巴勒斯坦人也使用象徵巴勒斯坦民族主義的黑白2色阿拉伯頭巾(Keffiyeh),和代表巴勒斯坦兒童的漢達拉(Handhara)卡通圖案人物,作為身分和反抗的標誌性象徵,用來抗議、哀悼和抵抗以色列人無止盡的空襲轟炸濫殺和土地屯墾侵略行為。

2021年,因為以色列法院裁定將居住在東耶路撒冷一個社區的巴勒斯坦家庭逐出,由以色列屯墾居民 (settlers)入住,西瓜意象抗爭熱潮又再次興起。

報導指出,今年1月,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班吉維爾(Itamar Ben-Gvir)下令禁止揮舞巴勒斯坦國旗,要求警方沒收國旗,並在6月推動一項禁止人民在國家資助機構展示巴勒斯坦國旗的法案。7月23日,示威者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抗議,舉著有巴勒斯坦國旗顏色的標語,並在「自由」字樣旁邊畫上西瓜圖案。

近年來,社群媒體在中東世界發展蓬勃,是民眾傳播象徵主義的最佳媒介,西瓜也被大量運用在通訊軟體的表情符號中,或以主題或元素納入藝術創作作品,也會在抗議期間拿在手上。

「巴勒斯坦西瓜象徵」於社群再現,顯現無國界的民族團結和行動主義。一位年輕的巴勒斯坦裔約旦籍居民對「約旦時報」說:「這是一種天才的表達和抵抗方式,我們在社群平台將西瓜藝術融入象徵國家的設計中。」

一名巴勒斯坦籍藝術家胡拉尼(Khaled Hourani)曾推出藝術作品「西瓜」,並為其作品的意象,下了一道鏗鏘有力的註解,「藝術有時比政治本身更具政治性」。

巴勒斯坦人民的聲音原本幾乎不被聽見,然而現在藉由藝術象徵的抗爭形式,並透過社群媒體力量,正迅速地傳播至世界各地。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