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 中央社
德國大選將登場 新政府決定歐洲未來應對策略
德國選民今天將投票選出新一屆國會,決定未來4年國家治理方向。
美聯社報導,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重要成員,並且在俄羅斯於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2大武器供應國。德國下一屆政府將在歐洲應對強勢美國新政府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以下是美聯社對德國大選及未來情況展望:
投票日流程
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6時。德國選民也可郵寄投票,但郵寄選票必須在投票日結束前送達投票站,才會被計算在內。
出口民調將會公布,投票結束後立即展開計票工作,選舉結果的大致情況應該很快就會明朗。最終官方結果預計會在24日早上揭曉。
候選人有哪些?
有4名候選人競選下屆德國政府總理:隸屬於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現任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主流保守派基督教民主黨(CDU)候選人梅爾茨(Friedrich Merz);來自綠黨(Greens)的現任副總理哈柏克(Robert Habeck);以及極右派且反移民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候選人韋德爾(Alice Weidel)。
選前民調顯示,梅爾茨領導的基民黨以約30%支持率領先,德國另類選擇黨支持率約20%。蕭茲的社會民主黨和哈柏克的綠黨支持率則較低。
數字看德國大選
在這個總人口達8400萬的國家中,至少有5920萬人有資格投票選舉新一屆聯邦議院(Bundestag)議員,再由630席的聯邦議院選出德國下一任總理。
選票上有29個政黨,但預計其中5到8個政黨將獲得足夠票數來贏得議會席位。大多數情況下,政黨必須獲得至少5%選票才能分得席位。
選舉結束後有什麼後續安排?
德國的選舉制度很少會讓任何政黨獲得絕對多數,根據民調顯示,這次沒有任何政黨接近達成這一目標。由於德國在國家層級上並無少數政府的傳統,這意味著很可能會由兩個以上政黨組成聯合政府。
組建新政府的過程沒有正式監督機構,也沒有明確的時間限制。政黨會進行探索性磋商,確定與哪些政黨具有更多共同立場,接著進入正式的聯合政府談判階段。
這些談判通常會達成一份詳細的聯合協議,列出新政府計畫。這份協議通常至少需要獲得參與政黨的代表大會批准,有些政黨可能會選擇將其交由全體黨員投票表決。
一旦完成這些流程,聯邦議院將可選出新總理。
這次選舉有何重大意義?
一個強有力的德國政府對歐洲應對新一屆美國政府,以及烏克蘭和其他地區的動盪將至關重要。
德國和鄰國法國傳統上是歐盟的引擎,但近幾個月來,這兩個大國都深受國內政治不穩定所困擾。
這次選舉比原訂時程提前7個月,因為蕭茲的3黨聯盟在去年11月瓦解,當時他們就如何振興過去兩年萎縮的經濟發生爭執。新政府最迫切的任務之一,將是找到一致的應對方案。
另一個挑戰將是進一步減少非正規移民數量,這一直是本次選舉的核心議題之一。
梅爾茨曾表示,如果他勝選,希望能在4月中旬組建新政府。蕭茲即將卸任的政府將繼續運作,直到聯邦議院選出新總理為止。
美聯社報導,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重要成員,並且在俄羅斯於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2大武器供應國。德國下一屆政府將在歐洲應對強勢美國新政府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以下是美聯社對德國大選及未來情況展望:
投票日流程
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6時。德國選民也可郵寄投票,但郵寄選票必須在投票日結束前送達投票站,才會被計算在內。
出口民調將會公布,投票結束後立即展開計票工作,選舉結果的大致情況應該很快就會明朗。最終官方結果預計會在24日早上揭曉。
候選人有哪些?
有4名候選人競選下屆德國政府總理:隸屬於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現任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主流保守派基督教民主黨(CDU)候選人梅爾茨(Friedrich Merz);來自綠黨(Greens)的現任副總理哈柏克(Robert Habeck);以及極右派且反移民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候選人韋德爾(Alice Weidel)。
選前民調顯示,梅爾茨領導的基民黨以約30%支持率領先,德國另類選擇黨支持率約20%。蕭茲的社會民主黨和哈柏克的綠黨支持率則較低。
數字看德國大選
在這個總人口達8400萬的國家中,至少有5920萬人有資格投票選舉新一屆聯邦議院(Bundestag)議員,再由630席的聯邦議院選出德國下一任總理。
選票上有29個政黨,但預計其中5到8個政黨將獲得足夠票數來贏得議會席位。大多數情況下,政黨必須獲得至少5%選票才能分得席位。
選舉結束後有什麼後續安排?
德國的選舉制度很少會讓任何政黨獲得絕對多數,根據民調顯示,這次沒有任何政黨接近達成這一目標。由於德國在國家層級上並無少數政府的傳統,這意味著很可能會由兩個以上政黨組成聯合政府。
組建新政府的過程沒有正式監督機構,也沒有明確的時間限制。政黨會進行探索性磋商,確定與哪些政黨具有更多共同立場,接著進入正式的聯合政府談判階段。
這些談判通常會達成一份詳細的聯合協議,列出新政府計畫。這份協議通常至少需要獲得參與政黨的代表大會批准,有些政黨可能會選擇將其交由全體黨員投票表決。
一旦完成這些流程,聯邦議院將可選出新總理。
這次選舉有何重大意義?
一個強有力的德國政府對歐洲應對新一屆美國政府,以及烏克蘭和其他地區的動盪將至關重要。
德國和鄰國法國傳統上是歐盟的引擎,但近幾個月來,這兩個大國都深受國內政治不穩定所困擾。
這次選舉比原訂時程提前7個月,因為蕭茲的3黨聯盟在去年11月瓦解,當時他們就如何振興過去兩年萎縮的經濟發生爭執。新政府最迫切的任務之一,將是找到一致的應對方案。
另一個挑戰將是進一步減少非正規移民數量,這一直是本次選舉的核心議題之一。
梅爾茨曾表示,如果他勝選,希望能在4月中旬組建新政府。蕭茲即將卸任的政府將繼續運作,直到聯邦議院選出新總理為止。
最新國際新聞
-
-
法國街友偷銀行卡買刮刮樂中千萬 失主妥協願對半分
(57 分鐘前) -
波蘭:將持續支付星鏈費用 供烏克蘭使用
(1 小時前) -
印度電氣業大展 台達推智能製造方案助節能減碳
(1 小時前) -
教宗方濟各傳病情危急後 教廷:住院度過平靜一夜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