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5-14 | 卡優新聞

6家達標升格電子支付 LINE Pay將成第10家專營

6家達標升格電子支付 LINE Pay將成第10家專營

6家第三方支付業者有望升格電子支付。根據金管會資料,2024年度共有6家第三方支付業者,代理收付款日均餘額超過新台幣10億元,符合申請電子支付執照的條件。其中,LINE Pay子公司「連加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已於今(2025)年2月遞件申請為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成為首家啟動申請程序的業者,未來國內電支專營機構將從現行9家增至10家。

依據規定,第三方支付業者日均代收付餘額介於10億元以上、未滿20億元,須提出會計師確信報告,並被列為金管會觀察名單;若超越20億元門檻,則須在6個月內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執照,業者將轉由金管會監管,營運條件與資本要求相對提高,包括最低實收資本額為5億元,並須遵循反洗錢與資安等嚴格規範。

金管會表示,今年第1季完成的函查結果顯示,2024年共有6家第三方支付業者達到觀察門檻,分別為連加網路(LINE Pay)、藍新科技、綠界科技(EC Pay)、富胖達公司(Foodpanda)、樂購蝦皮,以及九易宇軒(91APP)。

與2023年相較,這次進入觀察名單的業者總數少了1家,其中原本入列的拍付國際(Pi錢包)、優食台灣(Uber Eats),因日均餘額滑落至10億元以下,退出名單,而樂購蝦皮則重新進入觀察名單之列。樂購蝦皮在2021年曾突破10億元,但2022與2023年連續2年低於標準,現在再度重回名單,顯示其交易規模逐步回升。

目前全台已有9家電子支付專營機構,包括街口支付、全支付、一卡通、悠遊卡、全盈支付、愛金卡、橘子支、歐付寶及簡單行動支付等;另有20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包括部分銀行與中華郵政。若是連加電子支付順利取得核准,專營業者將增至10家,進一步加劇行動支付市場的競爭態勢。

金管會提到,每年第1季均會對前一年第三方支付業者的代理收付狀況進行盤查,以確認是否有業者逼近或達到升格水準。未來,隨著數位經濟發展與行動支付普及,預期將有更多業者進入監管架構,提供更安全且多元的金融服務。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