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月經常薪資逾4.7萬 近7成勞工低於平均數

勞工加薪速度追過通膨。主計總處今(10)日公布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今(2025)年1至9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7,751元,較去(2024)年同期上漲3%,創25年來同期最大增幅。扣除物價同期漲幅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年增1.21%,升幅則為近5年同期最大。
雖然受惠於廠商調薪、基本工資調升,使得1至9月平均經常性薪資來到4萬7,751元,但有69.77%的受僱員工薪資低於此平均數,比率續創新高。主計總處分析,主要原因是高薪受僱員工將平均值拉高,但薪資有所增長都是好的。
觀察與民眾感受較接近的中位數表現,1至9月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8,264元,比去年同期上揚2.87%,扣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4,949元,年增率縮小至1.08%。
主計總處指出,因最低工資調漲、廠商加薪力道增強,經常性薪資持續提高,同時受惠於通膨和緩,實質薪資正成長,加薪速度贏過通膨。1至9月每人累計總薪資平均數為58萬2,714元,年彈3.67%,扣除通膨因素後,實質總薪資平均數為53萬2,692元,年升1.87%。
主計總處同時公布各行業經常性薪資中位數,住宿及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因非典型僱用員工占比較高,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相對較低,分別為3萬1,563元及3萬2,653元;幼兒園、才藝班、駕訓班等教育業,經常性薪資中位數3萬1,006元,其他服務業更是不到3萬元,僅有2萬9,765元。
受僱員工人數較多的製造業,前9月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6,665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4萬6,838元;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5萬3,384元、金融及保險業5萬7,822元,電力及燃氣供應業6萬3,141元,相對較高。
在加班工時方面,與熱門的AI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有關的「電子零組件」業,以及「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今年前9月加班工時分別連續27個月及14個月走高。其中,電子零組件加班工時高達27.5小時,刷新46年來同期紀錄。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以高雄港為母港 麗星郵輪探索星號將首航高雄港
(24 分鐘前) -
何續惠率金綾子同濟會發起七場捐血接力 為冬天注入千袋暖流
(38 分鐘前) -
月薪5萬以下免稅 小資族:加薪比較實在
(46 分鐘前) -
「潭中惡霸」魚虎數量驟減!疑眼點麗魚崛起成新威脅
(1 小時前) -
勞發署桃竹苗分署11/28辦名人講座 激勵中高齡及高齡者展開人生新篇章
(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