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28 | 中央社

熱傷害就診破600人次超越112年同期 室內外皆小心

連日高溫熱爆,據衛福部統計,6月還沒過完,熱傷害就醫人數已飆破600人次,超越去年6月整月517人次,提醒易發生熱傷害環境,包括高溫悶熱戶外、空氣不流通室內及密閉車內。

全台持續高溫炎熱,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統計,今年6月截至6月27日,累計609人次因熱傷害就診,比去年整個6月的517人次還多。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近日透過新聞稿提醒,容易發生熱傷害的環境,包括高溫悶熱的戶外、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及密閉的車內,尤其嬰幼兒、長者、戶外工作者及患有慢性疾病者等4大族群,務必落實預防熱傷害措施。

在高溫濕熱環境下,當水分補充不足,加上人體水分流失,可能引起脫水或熱傷害,預防熱傷害措施首先是要保持涼爽,穿著以淺色、透氣材質衣服為主,嬰幼兒衣著也不建議有過多包覆,且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適時適量補充水分。

此外,室內空間應保持涼爽通風,外出時儘量避免陽光直射,並可攜帶手持式電扇、遮陽帽、抗UV衣服或外套或選用適合的防曬用品,外出時留意氣象資訊,避免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外出。

國健署強調,活動遊玩,應多注意孩童身體狀況,若出現身體不適請立即休息,必要時須送醫診治;若真的遇到熱傷害,謹記迅速到蔭涼通風處、鬆脫衣物、灑水散熱、補充涼水、儘速送醫等5步驟急救。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