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4-06-28 | 中央社

屏東西市場遭指油煙味重 縣府視需求調整設施

屏東西市場改建,25日試營運,議員蘇資婷今天議會質詢指出,新市場油煙味重、攤商評選不嚴謹等,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視狀況調整設施,攤商進駐首重公平。

國民黨屏東縣議員蘇資婷質詢,屏東西市場改建為百貨公司型市場,外觀符合理念,執行面卻「留在傳統市場觀念」。走一圈發現市場充滿油煙味,歸因於油煙處理系統設計不良,油煙處理機上方沒有集氣罩,且空調出風口對著攤商料理檯面吹,油煙一飄出即吹散。

蘇資婷說,攤商評選制度也不夠嚴謹,以現代化的新北五股市場為例,攤商得提出營運計畫書再經評選,才有更多具新經營思維的年輕人進駐;屏東西市場以身分證盲抽,無法確保為有品牌效益及在地特色的優良廠商。另外,現有78攤商中也沒有常民飲食中重要的豬肉攤,認為應有更細項分類再作招商審查。市場內化妝室清潔程度也需留意。

周春米答詢,當初規劃94攤位,不是整棟都作熟食,針對熟食區產生的味道與油煙,目前採新型二合一靜電空氣淨化機供攤商使用,輔以空調設備定時換氣;若集中排氣到室外,一次太大量環保局也會有意見。安裝集風罩補強與否,會就半個月試營運結果決定。

周春米說,是否委託廠商挑選優良或特色攤商見仁見智,公共建設有公義責任,希望兼顧現代化同時,保有傳統市場的味道。西市場是公共建設,應重公平性,並非要很有條件、有特色攤商才能進到西市場,也有原傳統市場攤商進駐;進駐西市場的廠商後續會委由管理廠商輔導,讓他們也可以變成有特色的優良廠商。

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代理處長吳哲瑋答詢,當初即使採評選方式也有可能沒有合適豬肉攤商,目前第2輪抽籤已有4個豬肉攤;化妝室部分會請清潔公司加強環境維護。

原屏東市西市場有40年歷史,因建築老舊斥資新台幣1億9000多萬元改造,於2022年10月動土,是南台灣首座可調控室內溫度的綠建築市場。全區規劃16間店舖,78個開放式攤位;分別為蔬果區16攤、生鮮區12攤、百貨類20攤、飲食類30攤,25日試營運有67攤開張,7月16日正式營運。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