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4 | 中央社

海大USR團隊產學攜手共尋對策 聚焦文蛤養殖挑戰與永續契機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雲林四口-里海漁鄉」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長期深耕雲林沿海地區,除積極推動海洋教育,更關注在地產業發展。雲林縣為臺灣文蛤最重要的產地,惟近年文蛤產量大幅下滑,為深入了解文蛤養殖當前面臨的挑戰,海大USR團隊於4月13日假雲林縣四湖鄉三條崙海水浴場親子公園濱海大樓舉辦文蛤養殖座談會,由李明安副校長率領環漁系曾煥昇副教授、養殖系主任黃振庭教授及朱鈺婷助理教授等人,與在地養殖戶深入交流。

座談會現場有22位養殖青年參與,也有多位分享文蛤養殖的第一線觀察與挑戰。有部分養殖戶反映收成不如以往,不僅死亡率提高,甚至出現大量暴斃情況,收成明顯不如以往。與會者認為,極端氣候、氣溫劇烈變化、強降雨及基因窄化等,皆可能是導致產量降低的潛在原因。其中「基因窄化」問題受到關注,部分業者指出,當地養殖的臺灣文蛤(Meretrix taiwanica)種貝長期都沒有選育改良,可能因近親交配造成遺傳多樣性下降,進而影響生長速率、抗病力與環境適應能力。

對此,會中也進行初步分析,學者們認為目前尚無明確證據顯示臺灣文蛤有基因窄化現象。然而,在管理面仍有許多可強化之處,例如標準化整池作業、改良底土、水質穩定調控,並適當添加光合菌與益生菌以分解養殖過程中累積的有機物質與氨氮、亞硝酸等有害物質,並注意排水、換水、消毒等工作,就能有效降低文蛤死亡風險。

黃振庭教授亦於會中分享「漁電共生」應用,指出雲林具備良好的日照條件,具備發展太陽能的優勢,若能與魚塭養殖系統相結合,將有望實現「產業發展、綠能推廣、生態永續」的三贏局面。

海洋大學「雲林四口—里海漁鄉」USR團隊表示,透過此次實地座談,進一步掌握在地養殖生態現況,並深化與當地漁民的互動連結,未來將持續推動產學合作,為四湖、口湖地區的產業升級與永續發展注入更多能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