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1° / 21° )
氣象
2025-05-07 | 中央社

雲科大參展2025台北國際安全科技博覽會 展現科技防災教育實力

第26屆「台北國際安全科技應用博覽會」114年5月7日至9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登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事故應變諮詢中心(以下簡稱雲科大應變中心)於展會中設立「毒化災應變科技教學館」,三大主軸呈現:「從應變經驗到教育訓練」、「虛實整合科技訓練」以及「3D兵棋推演訓練」,展出多項創新應變裝備與模擬系統,如【熱區偵檢機器人】、【熱區無人機】、【氣體偵檢模擬訓練】、【互動式氣體偵檢燈箱】、【CSTI應變原則沉浸式互動教學】及【3D虛實整合兵推訓練】等科技化應變設備,以推動科技防災教育與實務應用為核心,透過科技設備展示與互動體驗,完整呈現高教研究成果在實場應變的具體落實。

因應氣候變遷與災害風險升高,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防災韌性社會」政策,強調社區自主防災、科技導入、跨部門協作及全民參與,以強化中央與地方災防訓練能量鏈結,打造具備快速回應與復原能力的韌性社會。雲科大展現的科技應變教育成果,即是對政府政策的響應。配合此政策,環境部化學署與內政部消防署共同推動,並由營建署執行建置的「中區毒化災專業訓練中心」(以下簡稱訓練中心),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並進入室內裝修階段,預計今年第四季啟用。該中心位於南投竹山消防署訓練中心,占地1.7公頃,為全球首座以高科技產業與石化設施模擬災害訓練的場域。

訓練中心設計涵蓋高科技模擬廠房、資安中心、3D模擬教室、環境偵檢與操作訓練室、應變除污教室、石化廠災害實境訓練場、水污染控制教學區等設施。其中石化災害訓練區已於109年建置完成,設有加熱爐、反應器與蒸餾塔,結合氣體、液體及實火洩漏模組,為亞洲最大規模的實體石化災害訓練場域,自試辦運作以來已完成超過2,600人次培訓,未來預計每年提供逾3,000人次毒化災應變訓練,全面提升國家災害應變量能。

未來訓練中心將提供通識級至專家級等專業化災應變課程,訓練對象涵蓋產業界應變人員、政府環保與消防機關、國軍等救災單位,整合火災與毒災模擬訓練資源,同時導入國際訓練認證標準與互動式教學模式,提升全方位實戰應變能量。

雲科大應變中心深耕中部地區毒化災應變領域已逾二十年,長期致力於專業訓練推廣與教育資源整合,近年來中部毒化災事件發生頻率為全國最低,成效顯著。自2021年起,該中心即通過環境部化學署認證為專業訓練機構,至今已培育超過5,000人次具證照之化學品操作人員,並協助政府與企業辦理超過25,000人次之教育訓練,為提升全國防災素養與應變實力貢獻關鍵力量。

此外,5月8日下午,雲科大應變中心主任洪肇嘉教授亦將發表專題演講「臺灣防救災訓練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深入分享臺灣防救災教育體系的發展歷程與未來策略藍圖,呼應本次展會核心精神,並推動社會各界對科技防災議題的重視與交流合作。

雲科大校長張傳育表示:「面對極端氣候與複合性災害風險日益升高的挑戰,科技防災與應變教育整合將是打造永續安全社會的關鍵。雲科大未來將持續結合AI科技、教育與實務,深化訓練能量、拓展國際鏈結,協同政府打造安全、韌性與永續的防災社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