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8° / 26° )
氣象
2025-05-22 | 中央社

運動部成立後擬發運動幣 投資運動產業擬擴大減稅

總統府今天召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表示,為鼓勵全民運動,運動部成立後研議「運動幣」,最快明年下半年推出,也期盼修法擴大投資運動產業減稅額度。

這次委員會議聚焦全民運動,衛生福利部次長周志浩表示,半數國人身體活動(指任何經過骨骼肌消耗能量所引起的肢體移動)未達標,盼2030年身體活動人口數較2021年增加15%,換算12歲以上應增加141萬。

委員會議與會專家為此提出營造活躍社會、創建活躍環境、培養活躍國人、建立活躍系統等4項策略。其中,創建活躍環境部分,運動場館預計自2024年的1563家,在2030年增加到2000家。

張廖萬堅會後向媒體說明,2000家目標,是包含大型運動中心和一般健身房的大小場館,增加手段則包含增加活動人口與推展全民運動等,行政院在今天通過的「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修法草案,就對此增加投資法源。

張廖萬堅說,過去連鎖私人健身場域會遇到融資、發展計畫等問題,待本次修法草案順利通過後,將規範引進國發基金及民間資金投資運動產業。企業減稅也不再限於競技運動或特定項目,捐贈職業運動和業餘運動重點賽事,加成減稅額度更從150%提升到175%。

動滋券政策部分,張廖萬堅表示,首次發放時民眾抵用率很高,但多是用於買運動鞋、運動服裝,對於觀看賽事、產業發展幫助有限;更改使用規則後,目前多用於健身房、運動中心、游泳池消費,雖然看起來使用率有降低,但是也達到45%。

張廖萬堅說,未來配合運動部9月9日掛牌,將於明年元旦成立行政法人運動產業發展中心,將會研擬運動幣的發放,應該明年下半年就會研發出來。

企業參與運動促進部分,周志浩補充,會中專家建議,金管會已經要求一定資本額以上上市櫃公司,都要提出永續報告書,可透過與永續報告相關顧問公司、產業主動聯繫,加強企業在報告中對於員工健康自理狀況的呈現。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則提及,專家在會中指出,台灣人喜歡參加馬拉松,卻發生不幸猝死案例,希望透過科技避免。因此總統賴清德也於會後裁示,要求相關主管機關研議,未來如何規範馬拉松等賽事,在沿途適當距離設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以利及時急救。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