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7° )
氣象
2025-09-02 | 中央社

20歲以下近4成有過敏性鼻炎 醫師籲遵醫囑治療

悶濕夏天是過敏好發季,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約有40%的病患在6歲前發病,國內20歲以下族群的盛行率高達37.8%,提醒切勿盲信偏方或保健食品,務必遵醫囑接受科學治療。

今年18歲的陳同學從小即飽受流鼻水與鼻塞之苦,不僅上課要一直擦鼻水,連吃飯時也受影響;鼻塞時食慾減退,晚上睡覺也常常因為鼻塞而驚醒,難以睡好覺、專心讀書。國三期間遇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重時期,同學也會因此開他玩笑,不僅生活受影響,人際關係亦受困擾。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今天在衛教記者會說明,國內最常見的過敏類型,就是過敏性鼻炎,其中塵(蹣)是最主要的過敏原,約占過敏原比例的一半以上。

根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下族群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達37.8%,是全年齡的1.4倍,平均每5人中就有2人罹病。姚宗杰說,亞洲回顧性研究也顯示,約40%的病患在6歲前發病,另有30%於青春期發病,且盛行率仍持續攀升,可見過敏性鼻炎對兒童與青少年的衝擊不容小覷。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呂克桓說明,過敏性鼻炎症狀包含打噴嚏、眼睛紅癢、流鼻水和鼻塞等,中重度的兒童、青少年患者可能因為症狀影響,導致上課難專心、夜間難入睡、嗅覺受影響、常常揉眼睛等問題。

呂克桓指出,這些孩子不僅睡眠品質、課業表現都會受到影響,還可能陷入入睡困難、睡不安穩、醒來還是很累的惡性循環,長期控制不佳,恐衝擊課業表現。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部醫師王敬瑜提醒,不少孩子的家長會相信偏方,或盲信益生菌等保健食品可以改善狀況,但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就如同馬拉松選手需要教練的專業指導,也需要仰賴醫師、病患的配合,在過敏性鼻炎臨床已有更多治療選擇的今日,建議在醫師的醫囑下,透過科學治療控制疾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