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3° / 31° )
氣象
2025-09-25 | 中央社

南北家族企業治理兩樣情 KPMG:南部傳承挑戰更需專業助力

南北家族企業治理兩樣情 KPMG:南部傳承挑戰更需專業助力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5 15:45:01)隨著台灣家族企業陸續進入傳承關鍵時期,「家族辦公室」這個名詞近年來掀起一番熱議。KPMG安侯建業大南方家族辦公室主持會計師吳能吉指出,金管會近期已將「家族辦公室」列為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重點方向之一,象徵家族資產與企業傳承的議題已經上升到國家經濟戰略的高度。

吳能吉觀察,南部企業以傳統產業為大宗,許多創業家出身技術背景,一生專注投入事業埋頭打拼,對於「傳承」這件事,往往等到60幾歲甚至70歲才開始思考,加上南臺灣地方文化相對保守,資訊流通多仰賴親友口耳相傳,運用外部專業資源有限,且過往在企業經營上也有一些長久存在的問題未解決,導致傳承之路備受挑戰。

吳能吉說明,許多企業在企業草創時期,為讓公司能盡快步上軌道,創業家多以擴大業務和獲利為優先,在會計財務制度上往往較不健全,又加上早期稅局的查核稽徵程序大多為人工處理,不像現在已導入智能查稅系統,故創業家早期為簡化會計處理程序、節省成本與少繳稅等種種考量,而會有「公司實際獲利」與「向稅局申報的獲利」差異的情況產生,也就是俗稱的「兩套帳」,且該差異金額往往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一時之間難以解決。而南部家族企業仍有許多人會認為「從以前公司會計就是這樣處理的,被稅局查到再去協商補稅就好了」。

吳能吉舉例,曾經有一對白手起家創立了機器製造公司的兄弟,股東組成為哥哥(40%)、弟弟(30%),及這對兄弟的各一名子女(各15%),共4位股東,公司每年內部管理帳計算實際稅前淨利約20%,但公司每年皆採淨利率10%向稅局申報納稅。兄弟倆因年邁而面臨家族傳承和企業接班的議題時,考量子女都在美國工作,無人願意回台接班,故而有了聘雇專業經理人經營公司的想法,但發現公司兩套帳,無法反映實際獲利,導致獎金計算不清不楚,招攬優秀人才不易,故又轉而思考將公司賣掉,但又是兩套帳問題,被外部投資人質疑公司過去稅務風險高,且稅務申報獲利只有10%,擬對交易金額大幅砍價。兄弟倆辛苦打拼了半輩子,不忍心血付之一炬,又轉而去說服其中一名子女回台接班,然而公司經營權交棒後,過了幾年兩兄弟相繼離世,除了兩套帳所產生的上億元「股東往來」債權須課徵鉅額遺產稅外,未參與公司營運的後代家族股東們也開始對公司實際獲利產生懷疑,認為以往公司淨利率平均約20%左右,後期獲利卻只有12%,懷疑財務報表被動了手腳,股東間鬧得不可開交,甚至不排除提出訴訟或向稅局檢舉漏稅的問題。

吳能吉進一步指出,因企業存在兩套帳,所以資金匯入、出或存、提現也可能引起銀行洗錢防制系統的異常狀況與稅局AI查稅挑戰。例如:如個人或公司將兩套帳差異所累積的資金,轉作美金定存、購買不動產及跑車等用途,將導致個人或公司名下資產與申報所得顯不相當,資金來源解釋不清,不僅引來稅局查核風險,甚至可能涉及《洗錢防制法》所列的逃漏稅犯罪,不可不慎。

面對法令日益變化、科技進步、世代交替與全球競爭壓力,企業主所面臨的挑戰,早已超越節稅與資產傳承,更多的是在「治理結構、家族文化與價值觀傳承」上的轉型需求。吳能吉認為,家族及企業傳承的議題多且廣,因此「家族辦公室」不只是在作資產的管理及傳承,更應該被視為是一個整合性的平台,可藉由其專業協助,精準對焦釐清家族問題和需求,並串接法律、稅務、公司治理、家族境內外資產配置、ESG等專家提供全盤性的解決方案,以達家族資產傳承和企業永續經營之目的。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