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3° )
氣象
2025-11-11 | 中央社

東海台大並列全台最具永續影響力大學 蟬聯《天下大學公民獎》私校第一

2025年《天下永續公民獎》暨《天下USR大學公民獎》頒獎典禮日前盛大舉行,東海大學再度榮獲《天下大學公民獎》私立大學第一名,不僅連續兩年蟬聯全國私校冠軍,更與國立台灣大學並列為全台最具永續影響力的大學。東海校長張國恩表示,得獎證明了東海長期實踐「以教育推動環境永續」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評選相當重視大學社會責任,近2年東海推動AI偏鄉教育計畫也是此次獲獎的主要原因之一。

《天下USR大學公民獎》邁入第七屆,是國內最具指標性的大學社會責任評比,日前於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共有111所大專校院參與,從「大學治理」、「教學承諾」、「社會參與」與「環境永續」四大構面檢視校園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影響力。東海在「環境永續」表現突出,「永續互評」更獲得滿分,並於新增的「永續專案」題組中以創新行動脫穎而出,展現「不輸企業的教育現場」,以共享、共學、共好的精神實踐教育的社會價值。《天下雜誌》共同執行長吳琬瑜指出,面對ESG 2.0時代,企業與大學都需以更深化的永續行動創造社會「淨正向(Net Positive)」影響力。東海長期以具體行動,為台灣高等教育的永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因此拿下天下大學公民獎首獎。

東海張國恩校長親自出席領獎,感謝評審與社會各界的肯定,並幽默地說:「謝謝《天下雜誌》給我們這個機會展現成果,你們的選擇是對的!」他表示,這份榮耀不僅是肯定,更是一面鏡子,提醒大學持續自我檢視與精進,實踐「以教育推動社會永續」的核心信念。他強調:「教育的價值不在競爭,而在共好。唯有當教育成為共學的力量,社會才會真正邁向永續。」典禮現場,副校長劉正、永續處處長陳鶴文也一同出席見證這份榮耀。

張國恩指出,東海是一所兼具人文、AI與永續精神的大學。校園裡有螢火蟲、有微森林,學生透過勞作教育親手參與環境保育與社區行動,體驗「從學習走向行動」的教育價值。東海的永續行動以環境與社會雙軸推進,兼顧創新實踐與人文關懷。在環境治理上,學校攜手台塑新智能導入太陽能板,並以獨特微藻固碳技術打造全亞洲校園最大、佔地4.3公頃的「智慧碳中和園區」,預估每年可吸收近2,000噸二氧化碳,為產業提供減碳實踐解方,朝2050淨零目標邁進。同時推動「中台灣樹銀行」計畫,結合課程與行政資源進行原生樹種復育與林相更新,落實生物多樣性守護與環境教育。

在大學社會責任面向,東海推動「東海愛因斯坦-愛飛揚AI下鄉計畫、AI超人營」,由師生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陪伴偏鄉學童學習數位與科普知識,縮短城鄉數位落差,讓教育成為翻轉地方的力量。該計畫已於中台灣多所學校扎根,未來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擴大教育影響力,實踐「以教育改變社會」的使命。

東海近年以「AI+人文」教育為核心,結合永續實踐,持續在國際排名與社會影響上領先。根據2026年QS亞洲大學排名,名列亞洲第228名、全台第15名,榮登全台私立非醫學類大學第一;並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影響力排名》中躋身全球百大。此次再度榮獲《天下大學公民獎》私校第一,不僅是榮耀,更象徵邁入東海七十的持續蛻變。張國恩校長表示,未來東海將持續以教育的良善力量,推動永續、實踐共好,成為高等教育界最具行動力與社會影響力的典範。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