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3° )
氣象
2025-11-15 | 中央社

楊(雙)子獲吳三連獎 持續以文學詮釋台灣人身分

第44屆吳三連獎昨天舉行頒獎典禮,分別頒給作家楊(雙)子、詩人鄭(火冏)明、紀錄片導演陳麗貴、雕塑家梁任宏等獲獎人。楊(雙)子致詞表示,她將持續透過文學回答「台灣人究竟是什麼人」這個問題。

根據春山出版在社群媒體「臉書」貼出楊(雙)子致詞稿全文,楊(雙)子表示,「理想的幻滅」、「現實的重建」一直是她20年來書寫的主題,放在她個人本身國家認同建立的路徑上,也有同樣的過程。

楊(雙)子說,她是台中大肚山百年本省家族後代,卻也出身成功嶺眷村,「我從青春期開始,首先歷經一場文化中國大夢的幻滅,而後走向認同腳下這塊土地的台灣意識建立」。

楊(雙)子說,「文化中國的敘事讓我成為『失根的蘭花』,台灣認同的建立則讓我不再誤解自己是故鄉裡的異鄉人。明確且穩固的在地認同,使我真正擁有訴說自己故事的能量」。

楊(雙)子表示,她一直想要透過文學回答「台灣人究竟是什麼人?」而她現階段的想像與追求,是指向奠基於民主制度與公民社會,以肯定台灣內部的多樣性為前提,尋找各個族群的最大共識,終至凝聚為這塊土地上生活共同體的一群人。

楊(雙)子期盼虛構小說能夠為現實世界指出遠景與願景,「清晰地辨識落地生根於台灣的每個族群,包含各個族群語言、文字、信仰、生活方式的獨特之處」。楊(雙)子也表示,差異並不妨礙一個國家認同的成形,「相反的,我認為海納百川的多元文化特質,正是台灣之所以為台灣的關鍵」。

楊(雙)子表示,未來她的書寫主題仍然會是「理想的幻滅」與「現實的重建」,「這包含我的其他文學關懷,也就是相對邊緣位置的性別、性傾向、階級、族群等等的權力位階議題。而我寄望透過這樣的書寫,能使台灣文學成為穩固國家認同的一條路徑」。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