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8° / 17° )
氣象
2025-02-02 | 周刊王

世上苦人多2/父重病母狠心離家 13歲養子休學打工獨扛家庭重擔

世上苦人多2/父重病母狠心離家 13歲養子休學打工獨扛家庭重擔
竹東鄭小弟在養母離家後,休學並扛起照顧養父的責任,瘦弱而堅強的肩膀讓人無比心疼。(圖/翻攝臺北詠安慈愛會臉書)

[周刊王CTWANT] 臺北市詠安慈愛會籌集會員善款捐蹭給弱勢民眾,2年多照顧超過200個家庭,更目睹不少宛如八點檔的故事,創辦人向詠華說,他曾到新竹縣竹東鎮關懷鄭姓父子,父親因中風而臥病在床,母親則立刻離開家庭,靠著13歲的養子休學打工、扛起家計,孩子瘦削但堅強的肩膀讓人心疼鼻酸,所幸如今他在各界愛心下已回歸校園,詠安也持續關心孩子的狀況。

據了解,詠安於2021年底創立,秉持著「善款百分百」原則,將會員的愛心化做款項,直接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每個個案致贈6000元急難救助金,2年多來已照顧超過200個家庭,受惠者包括獨居老人、重病兒童、失怙學子,更目睹「世上苦人何其多」的種種悲傷故事。

「有一個小弟,13歲就扛起整個家庭重擔,父子間的感情已超過血緣。」向詠強說,鄭小弟是養子,年幼時就被現在的父母領養,養父原是家庭經濟支柱,家境不算富裕,一家人的生活簡單但溫馨,養父卻突然中風倒下,本來美好的家庭也應聲破碎。

養母見養父重病,不願承擔照顧責任而拋夫棄子,而當年鄭小弟年僅13歲,他毅然決然的休學,到餐廳打工以維持家計,每日更親自照料養父三餐和生活起居,為他擦背洗澡、餵藥吃飯,堅強扛起家庭重擔,年輕而清秀的面容上寫滿著責任,鄭小弟一扛就是整整7年。

向詠強說,詠安前往關懷時,鄭小弟已經20歲,所幸養母最終仍不捨父子二人回歸家庭,鄭小弟也在各界幫忙下重返校園、拾起書本,進入夜間部半工半讀,如今養父進入機構接受照顧,肩上重擔終於能稍稍卸下,而這樣的故事卻並非個案。

向詠強提到,詠安還曾關心過18歲莊同學,他因罹患遺傳疾病裘馨氏肌肉失養症,身體日漸萎縮,但父親離世,母親回印尼母國後便失去聯繫,靠著同富密母的哥哥擔起照顧責任,但弟弟每月3萬8000元的安置費用壓的他喘不過氣,這才由竹東社會福利中心轉介詠安幫忙。


世上苦人多2/父重病母狠心離家 13歲養子休學打工獨扛家庭重擔
18歲莊同學罹患遺傳疾病裘馨氏肌肉失養症,身體日漸萎縮,其哥哥被龐大的照顧費用幾乎壓垮,在詠安幫助下才能稍稍喘口氣。(圖/翻攝臺北詠安慈愛會臉書)

此外,19歲的劉同學同樣因父親生病,家計頓時陷入困境,劉同學立刻出外打工以減輕家庭負擔,懂事的令人心疼,面對這些需要持續關懷的個案,詠安除捐贈急難救助金外,也將其轉介給林口觀音寺等寺廟或慈善團體,希望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而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劇也往往讓人更加心疼,向詠強說,桃園有位楊小弟因嚴重車禍而右腦切除,導致左半身癱瘓,其父母為了照顧孩子耗費所有心神,詠安除給予急難救助金5000元外,會員間又另外募款11萬元,加上友社補助8萬,共19萬元捐入楊小弟就讀國小的急難救助金專戶,以供後續生活補助和醫療費用。


世上苦人多2/父重病母狠心離家 13歲養子休學打工獨扛家庭重擔
詠安慈愛會成立2年多以來,照顧超過200個家庭,希望能將溫暖的光照進各個角落。(圖/翻攝臺北詠安慈愛會臉書)

「現在的物欲變得很低,都覺得這筆錢省下可以幫助更多人。」向詠強說,受助個案的笑容是詠安持續的最大動力,也希望拋磚引玉,有越來越多人加入行善行列,一同幫助這些弱勢民眾,將溫暖照進各個角落。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