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28° )
氣象
2024-06-07 | 今傳媒

對抗灰色地帶戰略威脅 日印專家提建言


對抗灰色地帶戰略威脅 日印專家提建言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海洋委員會「2024海線安全國際會議」下午繼續進行「強化我國海域意識(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MDA)-擴大鏈結海上與太空衛星連結」專題討論。

日本笹川平和財團海洋政策研究所所長阪口秀今(7)日表示,海上交通線的安全是保障世界和平重要一環,這是笹川平和財團參與本次會議的主要理由。阪口秀認為,科技發展不應該像是奧林匹亞競賽,而是透過國與國間的資訊分享,攜手避免天災及戰爭;特別在MDA方面,先進國家不應僅是利用高科技來汲取更多資料,更重要的是既有資料的分析,以及推動MDA科技的普及化,並強調國際溝通的重要性,有助於將大衝突止於小誤會。


日本退役少將山本勝也表示,面對中國灰色地帶戰略的威脅,為維護周邊國家共同利益,各國應保持資訊的透明度,共同維護海上交通安全,同時強調各國海巡合作的重要性。


印度海軍退役上校Kamlesh Kumar Agnihotri (Retd)分享太空衛星技術在印度洋的實務應用經驗:印度洋地區資訊融合中心有美國、日本、澳洲等13個國家參與,利用各國衛星技術蒐集南海、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海事資料,分析相關海域動態,除可監控可疑船隻的活動外,同時亦能掌握海上民兵船及違法商、漁船的動態,這是印太國家MDA的實踐。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提到,台灣的地理位置,不管就商業價值或是海線安全而言,對於全世界的安定與安全具有重要性。利用國際法來確保台灣海域安全是一個選項,呼籲亞太地區國家及聯合國應與台灣合作,透過台灣、美國及日本加強合作,強化區域海域安全,並利用衛星新興科技來保護海洋資源,並幫助天然災害常發生國家防制或處理災後復原工作。


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學系副教授葉雲虎示警,灰色地帶戰略並沒有一致定義,難以國際法約束;同時藉由「0214金門事件」可見中國海警與中國海軍的趨同性,並利用灰色地帶戰略來破壞區域海域安全。


立法委員陳冠廷於今日也特別出席「2024海線安全國際會議」。陳冠廷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海洋委員會重啟「海線安全國際會議」,邀集國內外海域安全議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海域區域情勢發展,這是很好的開始,透過本次會議的研討,讓各界能夠重視海上交通線對於國家安全的影響,對於區域安全及防禦都有幫助。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