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六大文化景點榮獲「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殊榮
【今傳媒/記者李芷妍報導】 文化部近日公布了「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的110名獲選名單,入選基地將獲得首屆入選證明及50萬元獎勳金。嘉義縣共有6個文化基地入選,分別是:大林慢城發展協會、交趾剪粘傳統工藝文化基地、阿里山達邦mayasvi文化路徑基地、洲南鹽場、培桂堂-林開泰診療所舊宅,以及優遊吧斯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這些基地的入選期望藉由創意與整合,為民眾帶來共創、共享與多元文化的體驗。
在「百大文化基地」的徵選過程中,候選基地透過各縣市、中央部會以及民間團隊自主報名等多元管道推薦,共收到1,026件申請。經由21位文化領域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審查,評選標準包括自主永續營運性、場域開放程度、多元文化主題及地域均衡等因素,最終選出第一屆的文化基地名單。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嘉義縣入選的文化基地各具獨特特色,充分展現了深度與廣度的文化魅力,這些基地形塑了豐富多元的人文風景。他提到,走訪這些文化基地及周邊景點,不僅能深入體驗嘉義的文化底蘊,還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活力與創意。這些基地不僅保存了歷史與傳統,也融入現代創意與設計,成為嘉義文化發展的重要推手。翁縣長指出,這些文化基地的入選對於嘉義縣的文化發展具有指標性意義,未來將持續推動更多文化交流與創新,吸引更多遊客與民眾參與,讓嘉義成為全國文化體驗的熱點。
嘉義縣的各大文化基地展現了獨特的文化魅力與深厚的人文底蘊,有大林慢城發展協會串聯多個文化據點,結合在地商家與觀光工廠,推出富有特色的文化遊程;交趾剪粘傳統工藝文化基地則推動新港交趾剪粘工藝的傳承,並開發多條文化觀光路線;阿里山達邦mayasvi文化基地則透過實景導覽與祭歌體驗,讓參與者沉浸於鄒族的傳統文化;洲南鹽場則結合永續發展與創新,推動台灣鹽文化的傳承;培桂堂則以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祖父的故宅為基礎,打造美學教育與文化推廣空間;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則結合傳統歌舞與現代藝術,讓來自四方的旅人深入體驗鄒族文化。這些文化基地不僅保留了歷史與傳統,還融入現代創意,為嘉義縣增添了更多的文化風采。
最新生活新聞
-
-
因應中央總預算刪減衝擊,南市積極爭取中央經費並依輕重 緩急調整水利建設
(21 分鐘前) -
清明連假後2天水氣增 下週升溫南部上看31度
(22 分鐘前) -
因應地理與文化條件 台東縣府不支持未經共識之陸域風力開發案
(29 分鐘前) -
動保人士偷羊「錯養險害死」遭控2罪 法院判她終身禁養羊
(3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