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飼養的倒數計時:動物健康即是人類健康 無抗飼養不再是選擇題
採訪.撰文=郝致琪
早期農畜產業為在成本控制下滿足生產效率,加上台灣地狹人稠、山多平原少的特性,飼養模式多以集約為主。然而,養殖密度高會提升疾病傳播風險,且台灣又屬海島型氣候,溫濕度較高情況下,在疾病防治上會較乾冷氣候地區更依賴抗生素。
人、動物、環境為命運共同體 「非治療用途」抗生素將不再可行
近年來,基於大健康概念(One Health),產學界逐漸認知到人、動物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在公共衛生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降低對抗生素的依賴,最終達到無抗飼養便是國際農畜產業趨勢和產業升級重點。歐盟自2006年起全面禁止對產食動物的飼料添加非治療用途的抗菌劑——即一般所稱的「抗菌劑促生長飼料添加劑」(Antibiotic Growth-Promoters,AGP),許多國家也逐波跟進這一趨勢。
台灣對於減少動物抗生素用藥上,政府也陸續對業者停發藥證,留下治療性、拿掉預防性用藥。而現階段台灣尚有9項抗生素可合法使用於飼料添加物中,包括安痢黴素、阿美拉黴素、培可黴素、思黴素、富樂黴素、六肽黴素、磺胺二甲嘧啶、泰妙素、泰黴素等9項。農業部防檢署2020年時表示,計畫要在4年內再禁用其中3項,改以益生菌替代,但新的進度還有賴和產學專家共同研擬適當措施。對於常用於控制幼齡動物下痢的氧化鋅,歐盟自2022年起也宣布全面禁止藥理氧化鋅在養殖端的使用,以降低重金屬污染、中毒風險和抗生素抗藥性問題。
抗生素不利於動物腸道菌相多樣性 長期使用使飼料吸收率下降、碳排增加污染環境
美商奧特奇成立超過40年,名列全球動物保健行業的前五大品牌,台灣奧特奇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發展暨行銷經理張鈺雯指出,長期依賴抗生素的結果是動物會變得體弱多病。其解釋,抗生素會殺菌的另一面是抑菌,當動物體內好壞菌都被殺光後,會使腸道菌相不佳,不僅會導致吸收營養的效率下降,還會造成硫化物增加導致臭味以及碳排放,環境負擔大幅提高。因此,畜牧業勢必遲早要擺脫對抗生素的依賴,轉而尋求強化動物健康的方法,提高免疫力、腸道與呼吸道健康,以減少動物生病頻率。
無抗之路共3階段 台灣預計2027年實現「翦抗飼養」
據研究指出,在密集飼養模式中,若直接轉型為無抗飼養,初期通常會導致生產效率下降與成本上升,因此,多數國家傾向於漸進式手段,以協助產業平穩過渡轉型。現也越來越多取代抗生素的作法來保障農畜動物的健康,「減抗飼養」會減少抗菌劑使用量;「翦抗飼養」則為家禽飼養中減少用藥種類的飼養方式,不使用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攸關人類醫療的抗微生物製劑」(human medically important antimicrobials,簡稱HMIA)的抗生素種類做為治療或預防用藥,但仍會添加部分核准的抗生素至飼料中。
速食業龍頭麥當勞2017年時宣布,全球麥當勞雞肉供應鏈將逐步停用HMIA;2018年美國、加拿大、巴西、日本、韓國和歐洲地區也已開始停用。台灣農業部2021年公告了「白肉雞翦用抗菌劑生產指南」,並規劃於2027年全面實施翦抗飼養計畫。另還有完全不用抗生素等藥物的「無抗飼養」,這種飼養模式常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中藥草、酵素、植生劑以強化動物整體健康。
【更多農畜產業趨勢解析,請詳閱食力Vol.37季刊《無抗、減廢、更永續!台灣農畜產業的破圈革命》】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排放到河川不是唯一方法!糞尿資源化能灌溉農田 還能幫助處理工業廢水
▶農食系統碳排佔全球3成、75%來自農場端!改善「飼料效率」才能讓地球降溫
▶不讓吃飯變成一場賭局!吃益生菌長大的雞、全台首家有機文蛤如何發起無抗飼養革命?
最新生活新聞
-
-
今年耶誕 台中最甜! 怪獸電力公司「幸福發電廠」燈光秀首度登場
(29 分鐘前) -
中鋼公司獲台灣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之殊榮
(30 分鐘前) -
Vision Pro開賣前實測 專家:上手容易
(36 分鐘前) -
立委賴瑞隆:「高雄金融專區」明年7月進駐 帶動海內外金融產業至亞灣投資
(47 分鐘前)